人民網 >> 理論 >>
周其仁:中國經濟新增長  需具備三個條件
2013年04月22日08:41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未來十年,釋放中國經濟空間的機會有兩個。

  一是中國的開放。今天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十年后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開放還是頭等重要的,因為長遠的全球格局正在形成。開放帶來什麼?就是打通12億發達國家人口和30億發展中國家人口之間的現代化生活。

  現在的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是一個海平面,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是另外一個海平面,這兩個海平面差得非常大。中國開放以后,大量資金、技術、商業模式進入中國,改變了原有的經濟體制狀況和經濟水平,這兩者之間的勢能現在已經縮小了。但從人均GDP來看,現在中國是5000美元左右,發達國家大概是4萬美元,所以可以釋放的勢能還是很大。不要看勞動力貴了,生產力還是有提升的空間,因為開放讓中國人的學習成本下降了,這個效應相信未來十年還會起作用。

  當前的開放孕育著未來的變化。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中國可能要進入一個對外投資帶動貿易的階段。三十年前,我們是窮國,發達國家拿了現成的錢來買我們的東西,我們習慣了這樣的貿易形態。但是現在中國人可以去投資建設基礎設施。中國現在的基礎建設能力非常強,中國人可以到發展中國家去投資,幫他們修建設施,再負責管理。現在很多對外投資其實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創造需求。

  同樣,我們要向發達國家開放。我們和發達國家之間還有差距,不僅是人均8倍的GDP差距,在技術、管理、商業模式上,還有許多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從未來十年看,中國的企業家,不能因為這兩年出口增長下滑,就忽略開放。我們還要放眼全球,這個基本准則在未來十年不會變。未來第一個大機會還是開放,中國還是要把自己放在全球化過程中尋找機會。

  第二個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空間資源重新配置。原先是農業文明,比較分散,現在的商業則更集聚。城市化就是要讓經濟相對集聚起來,這樣分工程度才能提高,服務業才能發展。如果這個文章做好了,就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既帶動了投資,又帶動了消費,還提高了生活質量。中國名義上的城鎮化率是51%,而發達國家都是70%以上,所以城市化還會釋放出巨大的經濟能量。

  我從上海坐火車過來,看路邊的景觀,城不像城,鄉不像鄉,東京、倫敦、紐約都不是這樣的。大城市少,並且城市之間這麼分散,怎麼搞服務業?怎麼把商品送到你家?浙江的城鎮化率已經很高了,但是小城鎮多,大城市不夠,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它會變成經濟增長的障礙,因為高端服務業搞不起來。所以這個領域是未來十年的一個大機會。

  抓住未來十年的兩大機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和平。未來十年,能否實現和平,這個至關重要。美國為什麼強大?不是年度增長率高,而是它沒有受到過戰爭的創傷,這就是所謂的復利。今年的利息進來又變成明年的本錢,復利的力量很偉大。

  第二個條件就是比較輕的稅收。這就需要有一個有效的政府,既能維持稅收以保國家的強大,又不濫用權力。適度的低稅必須通過深入的財稅體制改革,按照“十八大”裡講到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進行扎扎實實的改革,否則企業就沒法好好創業、好好創新。

  第三,要有一個法制的環境。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這個問題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已經嚴重影響了國民的公平感和幸福感。雖然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任何公民凌駕於法律之上,但超越法制的事情還在發生。

  這三件事情決定中國能否抓住兩個大機會。“十八大”的意義是對這些根本問題進行了重新明確:中國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中國要重新擬定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中國要走法制的道路。現在的問題就是把“十八大”提出的綱領、政策落實。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中心主任)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周其仁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