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丁元竹:以改革為切入點建人民滿意政府
2013年04月16日09:33   來源:遼寧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題:以改革為切入點建人民滿意政府

——訪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博士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政府機構改革是優化政府職能的重要途徑。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七次改革,本次政府機構改革有怎樣的背景和亮點?加快促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應有哪些對策?圍繞這些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博士。

關於政府機構改革的背景

遼寧日報:我國政府機構的歷次改革階段性背景不同,所面臨形勢和問題不同,改革的重心也就不盡相同。今年的政府機構改革主要有怎樣的背景?

丁元竹:我認為本次政府機構改革主要有以下背景。一是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重要部署。報告把政府機構改革、行政體制改革作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來部署,提出“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要求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

二是滿足人民群眾新時期的新期待。近些年,社會各界對於改革的共識和呼聲越來越高,呼吁通過改革來解決當前發展中的難題。有關調查顯示,在共識問題上,當前中國最需要凝聚的共識一個是發展信心,一個是制度自信,一個是改革共識。凝聚共識的主要推動力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為此就得加強政府自身的改革。

三是以政府改革為切入點,實現全面改革。政府機構改革是中國進一步全面改革的切入點,因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哪一樣都涉及到政府,而政府的改革也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深入。

四是與上一屆政府工作相銜接。十七大報告提出探索大部制改革,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目前的改革就是與十七大以來的政府工作和改革思路相銜接。

五是通過政府機構自身的改革來解決發展中突顯的各種問題。如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包括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群體之間的差距﹔如社會管理嚴峻,各類社會問題、社會矛盾出現,包括互聯網應用對政府和社會的挑戰。要解決這些發展中突顯的問題,就必須改革。

六是通過改革為經濟發展尋找新的動力源泉。我們的經濟要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就要尋找新的動力源泉。如李克強總理所說,一個是擴大內需,一個是新型城鎮化,一個是創新,以產業創新推動產業升級。這些都必須依靠改革來推動。擴大內需主要是擴大中產階級、中等收入階層的需求,這就涉及到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發展新型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怎麼樣讓兩億六千萬農民工和流動人員在城市中穩定下來,這就涉及到戶籍制度的改革,而戶籍制度改革又涉及到財政體制的改革﹔打造經濟升級版,創新和鼓勵創新,這就涉及到科研體制、教育體制的改革。

七是通過改革解決現行行政體制存在的問題。如職能越位和缺位並存的問題,職責交叉、權責脫節和爭權的問題,權力缺乏監督的問題,不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的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設來解決。

八是與國際接軌。從國際經驗來看,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央政府部門規模都比較小,數量都比較少。政府主要是搞規劃,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動員社會力量來支持社會發展,而不是參與到具體的項目中,因此職能相對簡單。

政府機構改革特點和亮點

遼寧日報:改革開放以來的前幾次政府機構改革有個趨勢,就是機構的數量越來越少。那麼本次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有哪些特點和亮點?

丁元竹:本次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這是最根本的目標,也就是建立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二是建立有限責任政府和有效政府。政府責任是有限的,市場能解決的交給市場,社會能解決的交給社會,二者解決不了的、剩下的交給政府。也就是小政府、大社會,強政府、好社會。所謂強政府,是指該政府辦的事情就要辦好、辦漂亮。有限責任政府的職能概括起來有16個字: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尤其要凸顯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這就要求政府應在特定的領域發揮應有作用,如制定和抓好發展規劃,特別是中長期規劃,站在戰略高度為國家和民族制定發展規劃﹔再如搞好宏觀調控,制定好產業政策,大力推進公共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等等。

本次政府機構改革的主要特點:一是問題導向。以老百姓關注的停車難問題、鐵路票價問題、春運問題、看病難問題、藥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為導向,統籌考慮,比如實行鐵路的政企分開,整合衛生和計劃生育、新聞出版和廣電等等,從老百姓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出發來改革政府機構,轉變政府職能。二是職能轉變與機構改革並舉、並列、並重。不是為了建大部制而大部制,而是緊緊圍繞職能轉變這一核心來穩步推進大部制。三是突出構建政府基礎性制度建設。機構、職能、運行、法治,這些都是基礎性的。此外還包括不動產的統一登記制度,通過身份証和單位代碼等來進一步完善信用制度。通過這些制度建設,在基礎性的制度上重建政府、社會的信譽和公信力,也重建個人信用,這個社會才有希望。四是注重構建現代政府。現代政府是法治政府,是一個能夠不斷認識到自身問題並進行自我改革的政府,是一個有限責任的政府,以便給市場和社會以更大的空間,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五是整合。包括職能整合、人員隊伍整合、機構整合。能轉變職能的就轉變,職能分散的就合並。

本次改革的亮點也是比較鮮明的:一是放權。向市場放權,比如下放行政審批權,該交給市場的交給市場﹔向社會放權,如社會組織的登記不再實行雙重管理,直接在民政部門注冊即可﹔向地方放權,把該由地方政府管理的事情交給地方自己解決,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二是層次分明,總體設計,把握格局。轉變政府職能作為政府改革的根本目標,形成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的總體設計,在格局上注重結構、機制協調合理。三是扎實推進。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2013年落實政府機構改革的具體措施,對改革的進一步落實提出具體辦法,明確了今年要解決的問題,作了相關明確規定。

加快促進職能轉變的對策

遼寧日報:本次政府機構改革使得國務院組成部門減至25個,但政府機構改革及職能轉變還在路上。您認為繼續加快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需要採取哪些對策?

丁元竹:一是要充分認識改革的意義,重啟改革。當然我們的改革一直沒有停止,重啟是指把改革提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改革成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發展的最大紅利。必須認識到,今天的改革與30多年前的改革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社會結構復雜化的今天推動改革,顯得尤為艱難。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政府怎樣去創造一個法律環境、制度環境、公平環境,讓各個利益群體通過博弈達到一種新的利益平衡、社會平衡,進而通過這種平衡來激發社會發展的活力,來實現經濟的中長期增長,這是當前改革要考慮的問題。

二是在改革過程中從老百姓最直接、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出發。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收入分配、就業以及各類社會保障問題,改革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對於政府機構本身而言,要推動改革,核心問題是要著力解決公權力不恰當介入資源分配的問題,著力打破目前的利益格局問題。改革的最大難題來自於如何打破利益格局,因為打破利益格局比觸及靈魂還難。

三是堅持公共服務改革的正確方向。在中國這樣的大國建立一個服務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必須建立一個以預防為主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建立政府社會合作的關系來應對發展中的問題,特別是公共服務的供給問題。要加強對公共服務的分類研究,明確各類主體(政府、社會、企業等)在公共服務中的角色。

四是進一步建設法治政府。用法律法規來規范和調整政府、社會和企業的關系,推動政府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依法行政,對政府的行政行為進行法律監督。

五是突出政府角色的規范化。提高政府角色的透明度,提高公眾參與的程度,尤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公眾要更多地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去。

六是關注電子政務和數字政府新趨勢。去年已經在全國99個城市進行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目前智慧城市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

七是努力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政府把權力下放給企業、社會、市場和地方,那麼政府干什麼?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和監管能力。

八是完善公共服務的績效評估機制。要把公共服務的效果納入到績效的統計系統中去,這也是各國進行政府改革的重要手段。

如果對這次政府機構改革進行總結,我認為可概括為:從百姓的問題出發,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從利益格局破題,釋放最大的改革紅利﹔從公共服務供給的方式改革入手,規范政府的角色定位﹔從法律制度入手,建設現代法治政府﹔從專業職能入手,提升政府監管能力﹔從績效評估抓起,提高現代政府效能。 □本報記者/譚 怡/史冬柏

世界的模樣,取決於你凝視它的目光。(作者 薛飛)

(責編:趙晶、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