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共話“中國夢”
中國夢:在歷史跌宕中凝聚力量
——訪十八大代表、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商志曉教授
2013年04月14日15:18   來源:大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商志曉,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山東省委委員,黨的十八大代表。長期從事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等學科的教學與研究。為全國“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優秀知識分子標兵。

◎導語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全國人大閉幕會上的講話中9次提到“中國夢”,並對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實現路徑、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作出了全面闡釋。“中國夢”迅速成為一個全國上下熱議的話題,並受到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

為此,我們專訪商志曉教授,對“中國夢”進行了一次深入具體的解讀。

幾代中國人的夙願

本版編輯: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之后,中國夢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您作為十八大代表和理論專家,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商志曉:是的,中國夢正備受關注。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夢及其實現問題,既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更有急切的現實需要。這個話題一經提起,立刻觸動了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的神經,引起了每一個懷有夢想並期盼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中國人的心靈激蕩。中國夢問題,目前不只是炎黃子孫熱議,甚至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可以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偉大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為了這個偉大夢想的實現,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不懈奮斗、始終不渝。“中國夢”之所以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就在於它喚醒了我們民族深藏百年的夢想,凝聚了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就在於它映現了中華民族奮進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氣魄,折射出全國各族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就其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而言,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道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聲,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由此也使中國夢成為你的夢、我的夢、大家的夢,成為13億中國人共同的夢。這樣一個中國夢,理所當然受到全國人民熱捧,理所當然成為當代中國最強音,理所當然成為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

中國共產黨帶領走上坦途正道

本版編輯:說起中國夢,不能不提到中國近代史。請您從中國近代歷史與中國夢關聯的角度談談認識。

商志曉: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肩負的歷史使命。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深,付出的代價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中國夢萌發、形成於恥深痛極的近代百年,從提出到現在“已經接近”,並非一路坦途,始終在激流中跌宕,在暗涌中起伏,其中不乏血與火的斗爭。

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秦漢一統天下到明清盛世,中華民族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創造的輝煌成就,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為世界所矚目。我們常常談到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等四大發明,就是中國的驕傲。到18世紀末期,中國的經濟規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然而,遺憾的是,璀璨的歷史文明並沒有催開近代工商業的文明之花。當西方社會資本主義破土萌芽時,我們還在封建社會的桎梏中停滯不前。加上長期的閉關鎖國、制度陳腐、文化保守等因素,使得中國逐漸偏離了世界文明發展的軌道,在自給自足的志得意滿中開始落伍。

進入近代史,鴉片戰爭讓大清帝國的泱泱虛幻之夢徹底破碎﹔西方列強的搶掠、強奪、佔領、盤剝肆無忌憚,中華民族由此經歷了長時期的磨難、屈辱和痛苦。但與此同時,也喚醒了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之夢、獨立自主之夢、求盛強國之夢。就在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的歷史關頭,中華民族復興的思潮和追求勃然興起,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首次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夢想,力求用“三民主義”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富強之國”,這或可以看作是中國人民尋求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開端。

整個中國近代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實現中國夢的奮斗史。在新中國建立之前,救亡圖存、獨立自主成為中華民族的目標追求。這樣的中國夢,在中華民族歷經內憂外患、瀕臨絕境之際,激勵著國人奮起抗爭,熱血報國,表現出熾烈的愛國熱情。為了實現這樣的中國夢,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前仆后繼、上下求索,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歷史在跌宕中起伏,民族在危難中掙扎。中國人民在苦苦尋找圓夢之路,我們在很長的時期內,懷揣夢想、頑強奮爭,但卻始終徘徊難進。真正帶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上實現中國夢坦途正道的,是中國共產黨人。

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歷經血與火的考驗,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建立,圓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獨立自主之夢,從1840年到1949年,整整走了一百多年﹔新中國的建立,又在一個嶄新基地上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富裕強盛之夢,將肇始於近代歷史以來的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奠定於堅實的基礎之上,開辟了實現中國夢的新篇章。

本版編輯:您這番話,道出了“中國夢”的深厚歷史淵源。可能也正是從這樣一個背景出發,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是吧?

商志曉:是這樣的。從近代史以來的進程看,中國夢帶著一份滄桑,也帶著一份沉重。自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后,有了科學理論指導,有了團結帶動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目標和前途,中國夢就被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這時候的中國夢,就帶著一份堅實,帶著一份剛強,同時也發揮著凝聚希望、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比之歷史上的其他時期,的確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們當下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目標,也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主要是新中國奠定的堅實基礎,特別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加快發展。正如十八大報告指出的那樣,新中國建立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一步一步地實現工業化,提出了祖國統一、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戰略設想,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累了豐富經驗,開啟了實現中國夢的新歷史征程。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全國人民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展示了中國力量,加快了實現中國夢的腳步。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第十六、十七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各方面創造出令世人驚嘆的中國奇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既為中華民族找回了曾經一度缺失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由此積累起了實現中國夢的強大能量,凝聚起了實現中國夢的巨大力量。

發展到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已不再遙遠,美好景象已清晰可見。正是根據這樣的歷史進程和現實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從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反復強調中國夢,全面闡述中國夢與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內在聯系,充分體現出黨和國家新一屆領導集體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勇氣和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奏響的實現中國夢的時代強音,讓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距離越近越需要努力奮斗

本版編輯: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一方面我們現在距離實現中國夢越來越近,另一方面我們當前的努力和奮斗對實現中國夢又至為關鍵。走好這至為關鍵的一步,主要靠什麼呢?

商志曉:距離越來越近,並不意味著我們只是等待,等是等不來的。中華民族從來就沒有掠奪他人、在掠奪中受益,從來就沒有坐享其成、坐享他人成果。十八大指明了兩個“百年目標”,一是在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是在建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我們堅持不懈,需要我們持之以恆,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地去努力、去奮斗、去拼搏。

實現中國夢靠什麼?最關鍵的是靠走中國道路,靠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因為道路關乎方向、關乎目標、關乎途徑﹔道路正確,方向、目標、途徑才會正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歷史淵源深厚,現實基礎廣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這樣一條穿越古今、跨越時空走出來的道路,猶如從歷史深處流出的涓涓小溪,已匯集成奔騰不息的江河,正洶涌澎湃奔向寬闊海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隻有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夢才更加真實,更加接近。離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夢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圓夢之旅,從來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越接近夢想,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我們滿懷信心,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本版編輯: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夢就有了可靠基礎。除此之外,還需要我們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您認為怎樣去凝聚中國力量呢?

商志曉:凝聚中國力量,對實現中國夢具有根本性和決定性。有了明確清晰的目標,有了正確無誤的方向,有了合乎實際的途徑,就要有人去實施,就要有力量去推動。要不然,目標也會落空,夢想也會幻滅。

凝聚起實現中國夢的中國力量,這是在整個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歷史進程中始終進行著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這種力量的凝聚,分分合合,聚聚散散,始終未曾終止。可以說,在歷史跌宕中,中國夢發揮了凝聚力量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今天,凝聚中國力量,就是要使全黨同志齊心協力、團結奮斗,就是要使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就是要使13億中國人和全世界華夏子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匯集起來的力量,就具有磅礡之勢,無堅不摧。

而要凝聚起這樣一股中國力量,每一位中國人都要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有國家的繁榮昌盛,才有個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每個中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隻要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心共筑,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本版編輯:這意味著,中國夢不是外在於每個人,而是與你我他息息相關,正所謂“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商志曉:的確如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人民的理想和追求,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目標和前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從飽受欺凌走向獨立富強,從戰亂不止走向和平安定,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於,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將中華民族空前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個整體。歸根到底來講,人民群眾才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力量和根本依靠。

具體到每個人,從上學就業到住房就醫,尊嚴的保証、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每個人向著夢想的不斷努力,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起一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每個人的夢是“小夢”,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夢是一個“大夢”。“小夢”匯成“大夢”,“大夢”含著“小夢”﹔“大夢”實現了,“小夢”也就得到保障了。中國夢的實現,需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最大程度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激活每個公民的源動力。追求中國夢實現的過程,也是不斷為人民造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讓人民群眾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孩子成長得更好,讓年輕人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中國夢,已經匯集起了不可戰勝的磅礡力量,正在把飽經歷史苦難的中華民族,送達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想彼岸,中國人正走在夢想成真的路上。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