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合作、共同發展和亞洲復興,成為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嘉賓熱議的高頻詞。
與世界共發展,和世界同分享,這是“中國夢”獨具特色的重要內涵。日益融入世界的中國,在對外交往中,追求良性互動、互利共贏。成就“中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也是亞洲穩定發展的保障。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把自身發展寓於包括亞洲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國共同發展之中。中國把擴大對亞洲開放作為對外開放的戰略重點。目前,中國是亞洲第一大進口市場,是許多亞洲經濟體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亞洲重要的投資來源地,與亞洲國家和地區各領域交往十分頻繁。
成就“中國夢”與實現亞洲復興是一個良性互動過程。“中國夢”的實現既受益於亞洲復興,又有益於亞洲復興。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來自海外華人及亞洲新興國家和地區的資金、技術,以及亞洲各國和地區的資源及市場,為中國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中國與亞洲國家和地區間的一些合作機制,為中國參與地區合作、與亞洲國家和地區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東南亞,中國與東盟建立了自貿區,並積極參與東盟倡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在東北亞,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已經啟動﹔在中亞,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共同建立起了上海合作組織﹔在西亞,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間的中阿合作論壇取得顯著成效。此外,中國參與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正成為發展中國家在亞洲合作的范例。可以說,中國與亞洲已逐漸形成一個日益牢固的命運共同體,休戚相關,榮辱與共。
患難見真情。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信守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頂住匯率風險,積極為亞洲各國和地區提供資金支持。而亞洲國家和地區迅速走出危機,也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堅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並以擴大進口、實施貨幣互換、購買國債等實際行動,幫助亞洲各國和地區共克時艱,渡過難關。此外,中國積極參與金磚國家機制和20國集團機制,推動國際金融改革,努力引導全球化向更加公平、合理、均衡、有序的方向發展。危機面前,中國展示了負責任的態度,與亞洲國家超越分歧,共同發展,在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機遇的同時,也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
事實已經並將進一步証明,成就“中國夢”是世界的重大利好,中國夢的實現將為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和平發展提供一種新范式。如今,亞洲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已經超過北美和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的地區經濟板塊。1998年以來,亞洲國家和地區對外直接投資全球佔比從7%上升到23%。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亞洲帶來了新的機遇。2012年,中國的貿易進口額達18178億美元,給亞洲和世界各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中國擁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亞洲的重要投資主體。2012年,中國對全球141個國家和地區的4425家境外企業開展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72.2億美元。中國的城鎮化戰略、擴大內需戰略、經濟結構調整戰略和改革開放釋放的制度紅利,將繼續拉動包括亞洲各國和地區在內的世界經濟增長。
亞洲復興處在關鍵時刻。亞洲各國和地區隻要抓住機遇,憑借獨特優勢,克服共同困難,發揚同舟共濟精神,就能實現偉大的復興。中國將與各有關國家一道,在成就“中國夢”的過程中,繼續推進雙邊與多邊自貿區建設,拓展在新興產業、基礎設施、金融、科技、能源、水務等方面的合作,擴大人文合作,推進文化交流與文明對話,共同實現亞洲的偉大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