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忠誠於憲法,忠實於人民,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把努力實現人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作為神聖使命,以對法律敬畏、對人民敬重、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政府,去造福全體人民,建設強盛國家。”在3月17日新任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李克強開門見山,以簡短的開場白清晰地表達了新一屆政府的胸懷、擔當與職責。
18日,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舉行,給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定了“時限”﹔20日,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給國務院定了“規矩”﹔26日,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舉行,給政府政務公開定了“准則”。從庄嚴承諾到立規定限,新一屆政府審慎開局,高效履責,傳遞出一系列新信號。
——民生優先。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李克強總理在談到如何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時說,民生一頭連著民利和民心,一頭連著內需和發展,既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又是發展的有效途徑。做好民生工作,不僅可以直接改善百姓生活條件和環境,而且能夠擴大消費,增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做好民生工作,還能夠提高人們健康、文化、科技等素質,這有利於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激發社會創造活力。新一屆政府對民生的高度重視和深刻認識,將直接影響各級政府的政績觀,以及政策部署和職能轉變。城鎮化的推進,不僅可以帶動巨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其直接作用是富裕農民、造福人民﹔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一個重大發展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它有利於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棚改既是民生工程又是發展工程,可以帶來很大內需,也有利於調節收入分配……民生將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著力點和新動力。
——經濟轉型。在記者見面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的新目標,受到中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是新一屆政府要擔當的首要職責。如何打造“升級版”?“路線圖”已經明確:關鍵在於促進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並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中國的經濟到了今天,不轉型我們難以為繼。”這樣的觀點漸成共識。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連日來在有關部委調研時強調,各部門要明確責任,恪盡職守,重在落實,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既要穩得好,也要進得好。要善於把握大局,善於底線思維,善於宏觀思考,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
——改革創新。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的主題,是給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分解任務、確定完成時限。把轉變職能作為新一屆政府要辦的第一件事,一方面表明了政府轉變職能的信心和決心,向社會釋放出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的信號﹔另一方面也表明,新一屆政府將大幅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真正向市場放權,“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同時,該管的也要管好管住,加強和創新宏觀管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事關長遠和全局的重大事項上來,承擔起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的職責。按照新一屆政府用改革思維來謀劃和推動發展的理念,相信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如財稅改革、金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年內有望取得新的進展。
——廉潔高效。“我們約法三章,本屆政府任期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隻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隻減不增。”新一屆中央政府帶頭削減開支,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也起到了上行下效的示范效應。廣受詬病的公務車採購已經出現了變化,國產公務車受到重視。修改后的《國務院工作規則》更加突出政府職能轉變和依法行政,強化廉政和作風建設。依法行政是政府高效運作的保障。“要把法律放在神聖的位置,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權限,我們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這一庄重承諾可謂擲地有聲。樹立風清氣正、辦實事、能干事的形象,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和效率,人民才會和政府一道攻堅克難。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提出了“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要求。圍繞這個目標,新一屆政府已經做出承諾、明確路徑、拿出部署,還需要各個部門、各級政府深刻領會、抓緊落實。隻有上下齊心,言行統一,方能“以一批實實在在的成果讓人民群眾見到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