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中國夢·赤子心:在交流和交鋒中爭取話語權

——訪中波經濟文化協會會長柴洪雲

人民網駐波蘭記者  李增偉

2013年03月25日08: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篇介紹中國西藏的文章,充斥著片面和歪曲的內容。他當即向該報編輯部發去一份抗議,並約見這家報社的主編、附送一篇有針對性的批駁文章。第二天,他的文章就被刊發在這家報紙第二版的顯要位置。

今年47歲的柴洪雲畢業於復旦大學。1994年,一家上海企業在波蘭開設分公司,他被聘用到波蘭從事進出口貿易工作。3年后,這家國有公司因為改制等原因撤出波蘭,而他卻選擇留下來,獨自開始艱辛的創業歷程。經過15年的打拼,柴洪雲已經成為一名成功的華人企業家,擁有3家中餐連鎖店和一家華人旅行社、一所中文學校以及一家中文資訊網站。

回憶自己在波蘭的創業史,柴洪雲深有感觸地說,無論身在何方,祖國都是最強大的后盾。沒有祖國的繁榮富強,海外華僑華人很難獲得當地社會的真正認可。

柴洪雲初到波蘭時,波蘭社會制度剛剛經歷了劇變,波蘭媒體上基本上是一邊倒地對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活進行片面和歪曲的介紹和宣傳。當時,在波蘭工作或生活的中國人很少,波蘭社會對旅波華人也充滿偏見。由於他所在的中國公司屬於國有企業,開展業務更是難上加難。很多波方合作對象看中國人的眼神都是異樣的,洽談業務時,常常提出一些尖銳和攻擊性的問題來刁難他們,很多業務會談因此不歡而散。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形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華僑華人在波蘭的社會地位隨之大大提高。祖國強大了,旅波華僑華人的心中有了底氣,在與當地人打交道時也就更加自信。幾年前的一天,柴洪雲在一份波蘭最有影響的報紙上看到一篇介紹中國西藏的文章,其中充斥著片面和歪曲的內容。他對此感到異常氣憤,當即向該報編輯部發去一份抗議,並在當天約見這家報社的主編時附送一篇有針對性的批駁文章。第二天,柴洪雲的這篇反駁文章就被刊發在這家報紙第二版的顯要位置。

受到這次經歷的啟發,柴洪雲心中萌生了創辦中文網站、為旅波華僑華人爭取話語權的想法。於是,“波蘭華人資訊網”應運而生。如今,這家中文資訊網站已發展成為報道波蘭新聞最快的中文媒體,也是旅波華僑華人你問我答的互助平台,在波蘭社會中頗有名氣,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和波蘭駐中國大使館的網頁上都有該網站的快速鏈接。每逢波蘭出現突發事件,國內媒體都會主動和“波蘭華人資訊網”聯系,許多國內知名網站也經常對其文章進行轉載。

為了讓更多的波蘭人了解中國,一直經營中餐廳的柴洪雲,在2005年投資注冊,成立波華旅行社,通過和國內多家旅游公司合作,把一批批波蘭游客和商人送到中國旅游觀光、進行商務考察。看到越來越多的波蘭人在親眼目睹真實的中國后,改變了過去的片面認識,柴洪雲的心中無不為偉大祖國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近年來,由於歐盟國家經濟陷入危機,中國經濟卻保持平穩發展,波蘭各界都熱切地希望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興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柴洪雲對此看在眼裡,喜在心頭。2009年,他在波蘭教育部注冊成立了華沙中文學校,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波蘭人學習漢語。經過3年的發展,這所學校已發展為波蘭最大的中文教學機構,已有近1000名學生從這裡畢業。學生中不僅有波蘭人,還有不少是來自其他國家的,年齡從5歲到70歲不等。

為了進一步促進中波兩國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2005年,在中國駐波蘭大使館和波蘭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柴洪雲創立中波經濟文化協會,並擔任會長。現在,該協會已經發展成為中波兩國民間重要的經濟文化交流平台。除了定期在波蘭舉辦中國商品博覽會,協會還經常舉辦各種中國文化沙龍,並承辦中國文化部每年舉辦的“歡樂春節——波蘭行”演出。為了幫助更多中國和波蘭企業進入對方市場,協會還義務向兩國企業提供有關稅務、勞務和法律咨詢服務。

在柴洪雲的積極推動下,中波經濟文化協會經常組織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波蘭主流媒體刊登公益廣告,宣傳介紹中波兩國間的各種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接受波蘭主流媒體的採訪報道,對中波兩國各類新聞事件發表客觀公正的介紹和評論,等等。旅波華僑華人在波蘭社會的話語權不斷增加,影響力不斷擴大,正在真正地一步步融入波蘭社會。

柴洪雲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動兩國經濟文化合作、提升波蘭華僑華人地位和形象的工作上。2010年,柴洪雲投資並組織出版第一本《波中分類詞典》﹔2011年,他挑頭舉辦了中國出口商品博覽會﹔2012年,他和波蘭的幾所孔子學院合作,舉辦首屆波蘭人漢語大賽……

在柴洪雲心中,時刻縈繞著一個中國夢。“我相信,每一個旅居波蘭的華僑華人心中,都有著一個相同的中國夢,這就是祖國的真正強大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民網華沙3月24日電)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