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
王亞蘭
2013年03月20日10:04   來源:寧夏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斗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對於“中國夢”的一席暢談,既飽含著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又彰顯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宏偉願景,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創未來指明了前進方向。毋庸置疑,向著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和諧富裕新寧夏、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目標邁進,就是踏上了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迢迢征途。

  向著目標邁進實現“中國夢”,我們承擔著科學發展提升實力的重任。“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第一要義就是實現國家綜合國力躍升。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夢”的根本要求。而寧夏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把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第一要義。沿黃經濟區發展戰略和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戰略的確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的設立,為我們提升地區經濟實力、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奠定了科學有力的發展戰略及政策支撐。

  向著目標邁進去實現“中國夢”,我們承擔著為民謀利發展民生的重任。“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圓“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提升幸福指數是民生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從根本上講,就是要進一步提升社會和諧水平從而最終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黨的十八大著眼於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等。這些和諧因素的充實,對“中國夢”的階段性特征作了更為清晰的描繪。寧夏民族地區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始終把握和堅持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特征,在全社會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以及“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深扎根於群眾心中,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所在,這是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的有力支撐。

  向著目標邁進去實現“中國夢”,我們承擔著秉承傳統創新發展中華文明的重任。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幾千年不斷延續傳承至今的人類文明,但要體現現代文明色彩,就必須超越數千年來創造的農耕文明形態。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升華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標志著中華文明格局開啟了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更高階段演進的新裡程。中華文明的發展有個顯著特點,即社會發生變革,或者受到其他文明沖擊之后,便會產生一次自我調整,進而產生一個巨大飛躍,這已為幾千年的文明史所証實。當代中華文明發展的進程中,社會主義主流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從而賦予“中國夢”以鮮活的靈魂,並使這一夢想成為強國之夢、富民之夢,使這一夢想最富感染力、感召力,最能激發人們的奮斗激情,最能煥發人們的創造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明的重新輝煌,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也將在“中國夢”的實現中變成現實。

  (作者單位:寧夏共產黨人雜志社)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