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專家:馬克思主義 引領未來的思想

吳曉明

2013年03月19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題:引領未來的思想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海爾布隆納在《馬克思主義:贊成和反對》一書中寫道:“馬克思主義是現代世界中一個令人時刻感到驚悸的精靈,是激起人們最熱切的希望和恐懼、使人產生種種大相徑庭的見解的根源。”

確實,沒有一種學說像馬克思的學說一樣,對於現實的歷史進程產生過如此切近而深遠的影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引起了如此廣泛而持久的爭論。這種影響和爭論事實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如果說追究的主題畢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替,那麼馬克思主義所涉及的重大問題卻始終在爭論中不斷浮現,並實際上成為當代思想之關注的重點和爭論的核心。

在我們看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取決於這一學說與當代世界的本質關聯,其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馬克思主義的整個學說,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為根基的。這一方法,不僅鍛造出把握社會—歷史的偉大認識工具,而且構成馬克思主義學術的內核與生命線。作為基本的思想方法,歷史唯物主義的真正要義在於:揭示並切中當下的社會現實。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深入到“歷史的本質性一度”中去了﹔它能夠理解和把握我們這個時代的雙重現實,即“經濟發展以及這種發展所需要的架構”。作為馬克思的偉大發現之一,歷史唯物主義開辟了一條理解人類社會現實的道路,而我們今天依然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中。為了能夠充分認識和分析這一社會現實,歷史唯物主義的綱領必然被人文社會科學愈來愈多地加以消化和吸收。隻要我們今天仍然面臨著揭示和把握社會現實的思想任務,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就將按這一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突出地顯現出來。

其二是馬克思主義對現代性的有原則高度的批判。如果說,現代性在這裡是指現代世界(現代社會、現代文明)的本質根據﹔如果說,這樣的本質根據主要包含兩個基本方面,即資本和現代形而上學,那麼,馬克思的學說在這個意義上正是現代性批判。就此而言,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取決於它對現代性的批判,取決於這一批判的深入程度和原則高度。我們知道,馬克思學說的主要對象是現代世界,而這一學說對現代世界的理解首先是批判的。所謂“批判”,其最基本和最簡要的含義是:澄清前提,劃定界限。因此,就馬克思的學說而言,對現代性的批判無非意味著:在其本質根據上把握現代世界的前提條件和歷史界限。這就是說,把現代世界本身當作一個歷史事物或歷史進程來理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肯定了現代世界——以資本和現代形而上學為原則的世界——的偉大成就和積極意義﹔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指証了現代世界必然遭遇的歷史界限和覆滅命運。不僅如此,馬克思對現代性的批判是具有原則高度的:正是這一原則高度要求批判能夠充分佔有現代文明的成果並訴諸全面的社會改造,而不是使批判僅僅局限於倫理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虛弱本質中。簡言之,隻要當今的世界仍然以資本和現代形而上學為本質根據,隻要馬克思對這種本質根據的批判性分析依然佔據著未被超越的原則高度,那麼,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就將表現為:使這個世界的自我認識和自我理解成為批判的和能思的。

其三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人類實踐方面指向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並不僅僅表現在理論和思想方面:它訴諸實踐批判並且本身就貫徹在當代人類實踐的歷史進程中。正是馬克思主義作為歷史進程本身向著未來的籌劃,要求在當代人類實踐的整個具體化過程中,開展出一種真正現實的可能性,亦即被稱為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隻要現代世界的終結並不意味著人類的毀滅,隻要最廣義的歷史將繼續保有文明的重要成果(特別是現代文明的成果)並使之成為人類自由的表現,那麼,拯救的現實性便唯獨存在於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之中。在馬克思看來,通達社會主義新文明類型的道路根本不是抽象的,它必然是在世界范圍內為全部豐富的歷史性實踐所充分具體化的,而絕不依循所謂“一般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公式。由於在這裡任何超歷史的公式都無濟於事,所以馬克思真正說來乃是提出了任務——指向未來的思想任務和實踐任務。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參與到當今人類向著未來籌劃的歷史性實踐中去了。因此法國哲學家德裡達說得對:“沒有馬克思,就沒有未來。”

(作者單位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本版部分稿件得到《中國社會科學報》大力支持。)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