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10日終於公布,盡管其中亮點頻現,對於社會關切及改革呼聲更是做出了重點回應。但須看到,這才是“萬裡長征第一步”,充分估計到改革的難度,在此基礎上作足應對預案,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首先,相關部門的人員安置問題應作為本輪改革的重中之重。在10日本社記者對鐵道部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隨機採訪中,盡管得到的大都是贊同改革的聲音,但須看到,改革必然牽涉利益的再分配,改革過程中矛盾在所難免。如何能在保証公平、公正、穩定的前提下實現人員分流,最大程度上化解矛盾,是關乎改革成敗與否、徹底與否的重要因素。
在此過程中,對於前六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的經驗教訓必須充分研究、汲取,結合當下實際,制定並出台一套合理完善的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新組建的部門,應按照中共十八大對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部署,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減少領導職數,推進政府績效管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新組建部門打造成為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試驗田”,進而為推動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營造一種“鯰魚效應”。
此間就職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的一位學者表示,本次改革重點在於“三個放權”,即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和向地方放權。這體現了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繼續簡政放權”的要求,其意義不可低估。但須看到,在政府放權的過程中,亦存在因權責未理清而出現的“甩手掌櫃”等現象,為今后埋下隱患。
譬如,《方案》明確了中央向地方下放投資審批、生產經營活動審批等權利,同時減少專項轉移支付。但在重新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這一問題上,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如在下放審批權的同時,以何種方式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監管?在減少專項轉移支付的同時,如何保証經濟不發達地區繼續得到政策傾斜(以往的政策傾斜很多是靠專項轉移支付實現)等。這些問題不能妥善解決,改革就談不上成功。
“在這一點上中國有前車之鑒,例如在此前改革中出現的醫療等公共資源過於市場化的現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提醒,如何放權、放權到什麼程度合適,都將成為決策部門亟待解決的命題。
事實上,在中國改革的推進中,一直伴生有“一放就活,一活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如何打破這一怪圈,《方案》顯然已有准備,即在“放”的同時,亦強調政府的“收”,具體表現在“三個加強”——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加強依法行政。
“‘收放自如?的改革很理想,但做到卻著實不易,必要時恐怕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告訴記者,“眼下要做的是建立有效的制度機制,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在樹立改革權威的同時達成改革共識。”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任務艱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要精心組織安排,確保改革順利進行。”日前發布的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公報如是論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