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2014年“東盟五國”GDP總和有望超過“亞洲四小龍”

人民網駐泰國記者  李  寧

2013年02月27日08: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題:東南亞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2014年“東盟五國”GDP總和有望超過“亞洲四小龍”

核心閱讀

東南亞主要經濟體近日接連公布數據表明,這一地區的經濟保持了強勁增長的勢頭。分析認為,由於政策調整帶動內需增加、中國經濟向好的外溢效應和美國經濟回暖等因素的影響,東南亞和中國、印度等亞洲新興經濟體未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更加突出。

東南亞國家經濟抗壓能力較強

東南亞地區最發達的經濟體新加坡22日將其2012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修正為1.5%,遠高於此前1.1%的預測值,該國2012年經濟增長率達到1.3%。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印度尼西亞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2012年第四季度GDP增長6.1%,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6.2%。印尼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在6%以上。菲律賓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2012年經濟增長率達到6.6%,超過2011年的3.9%。

泰國2012年第四季度的經濟表現也很搶眼,其GDP增長18.9%,該國2012年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6.4%。馬來西亞2012年第四季度GDP增長6.4%,創下兩年半以來季度經濟增長新高,該國2012年全年經濟增長率達到5.6%。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和泰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服務業、制造業和建筑業。

經合組織稱,2012年東南亞國家在外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說明東南亞國家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該地區國家對出口的依賴程度在減弱。

東南亞經濟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經合組織預測,東盟十國2013年到2017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將達到5.5%。據預測,馬來西亞今年GDP增長率將保持在5%以上,國內需求是該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印尼今年GDP增長率將在6.5%到6.8%之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不久預測,2014年,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組成的“東盟五國”的名義GDP總和將首次超越“亞洲四小龍”台灣、韓國、新加坡和香港的總和。而在10年前,這五國的名義GDP總和僅是“亞洲四小龍”的一半。這是繼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后,亞洲經濟動力源將再次發生的重大變化。

東亞區域經濟出現結構性變化

東南亞經濟的高速增長顯示出,整個東亞區域經濟正在出現結構性變化。目前這一區域國家的經濟增長與以往最明顯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再是主要依靠向歐美擴大出口,而是更多受益於區域內經濟體的投資和消費的增加,以及各經濟體相互之間投資和貿易。亞洲區域經濟正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集團最新年度報告的數據表明,亞洲區域內貿易在全球最為活躍。該公司2012年歐亞航線總運量隻增長了3%﹔歐洲內部運量減少2%,亞洲區內的運量增幅則高達19%。

對泰國來說,2011年水災后的重建工作將繼續為其經濟增長提供支持,泰國央行預測該國今年GDP增長率將達到4.9%。經濟增長內驅動力更多依靠基礎建設的拉動幾乎是所有東盟國家的優先考慮。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近日宣布,兩國一致同意建設連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高速鐵路,預計在2020年之前建成。而泰國的首條高速鐵路曼谷至呵叻府線計劃在2014年底動工。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7年全球平均城鎮化率過半。但截至2012年,東盟十國中的六國包括緬甸、老撾、柬埔寨、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城鎮化率尚未過半。印尼剛好跨越了過半的界限,城鎮化率為51.4%。這也是未來東盟國家通過投資拉動發展的潛力所在。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2010年正式啟動之后,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額增長迅速,中國成為東盟國家的重要出口市場,中國經濟向好將繼續對東盟國家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

分析認為,近年來,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發突出,亞洲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拉動作用愈加明顯。但劉利剛也指出,印尼和馬來西亞出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和棕櫚油,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兩國經濟增長有很大影響,而泰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與水災后的災后重建有關,因此這些經濟體要保持后勁仍面臨挑戰。路透社的數據也顯示,東南亞地區五大經濟體——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菲律賓的商業信貸與GDP之比正在接近1997年金融危機前的高點75%,值得警惕。

(本報曼谷2月26日電)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