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兩會前瞻:重視訴求化解矛盾 社會管理迎新局
吳鴻亮
2013年02月20日09:45   來源:中國僑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矛盾多發凸顯,傳統的“維穩”思路面臨重大改革。

這一改革將從已有50多年歷史的勞教制度開始。雲南、廣東兩省已在日前表示,將按照全國統一部署適時進行相關改革。可以預見,創新社會管理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的一個熱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預計,兩會后,社會管理改革將全面啟動,“這將是一場‘大變局’”。

“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最早於2004年在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近年來逐漸成為官方最具改革意向的重點之一。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專門召開會議,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

今年年初提出的勞教制度改革,是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在十八大后順應民意、尋求社會管理改革的新突破口。在1月7日的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表示,將進一步推進勞動教養、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戶籍制度的改革。這幾大改革均是民意的聚焦點,也是多年來中國社會管理中的難點。不過,中國官方在2012年已經開始作改革部署,實質性動作很可能在今年全國兩會后展開。

信訪改革方面:2012年,五年一次的全國信訪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多名中共高層罕見聯袂出席,顯示高度重視。而加強信訪的法治建設或成為未來改革重點。

司法改革方面:學者多認為十八大報告尤側重“法治”,報告中的社會管理體制也首次寫入“法治保障”。十八大前官方公布了第一份中國司法改革白皮書,定調未來改革路向,值得細讀。

戶籍改革方面:在“新型城鎮化”大旗下,各地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提出“戶籍改革方案”。如果這一社會管理的歷史遺留問題能夠妥善解決,將再次釋放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潛力。

此外,民間組織的管理政策、群體性事件的應對措施等,也需要更好的社會管理方案。不可否認,隨著時代變化,中國民眾對個人自由有更多訴求,官方必須尋找社會管理的更好模式。

汪玉凱說,過去這些年中國高度重視穩定,但如何穩定是一篇大文章,做不好可能“越維穩越不穩”。對此,一方面需要加強管理,更關鍵是要調整政策,讓社會更加公平公正,承認民眾訴求並及時解決問題,才能化解社會矛盾。

事實上,從近年官方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決策者確實對傳統的“維穩”方式有所反思,更多重視“法治”與“民間”。十八大報告中關於基層協商民主和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的表述就頗具新意。

在各階層利益日趨多元化的今天,社會矛盾的表現形式也日益多元化,傳統的“維穩”思維和簡單的治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管理的需要,政府需要學會用更加靈活、合理、平衡的手段管控社會風險、強化公共安全,正確調解各階層利益關系,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改革勞教制度或成突破口,代表委員們能否對社會管理提出務實的改革建議,決策者會否釋放具體政策意向,值得關注。

更多報道:

兩會前瞻:釋“改革紅利”中國須破“利益掣肘”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