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收入翻番應該用中位數度量
袁衛 劉超
2013年02月07日13:10   來源:紅旗文稿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目標。現在如何度量人均收入翻番,存在採用什麼統計指標的問題。我國此前一直用“均值”(即平均數)反映工資、家庭收入等,不僅方法上不科學,而且實際操作也很困難。

  我國急需改變用均值(平均數)度量人均收入的做法

  測算GDP翻番比較容易,隻要按保持7.2%的增長速度測算即可。然而,人均收入翻番不僅要考慮到城鄉居民收入差別、城鄉居民比例變化、通貨膨脹等等因素,而且還存在究竟採用什麼統計指標度量的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提高人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切切實實保障和提高廣大低收入群體的收入,要減少日益擴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成功的收入分配改革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証,而且會加強綜合國力的發展。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証明,在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之后,收入分配越是向國民個人傾斜,經濟發展越迅速,國力越強大。因此,對收入翻番進行科學度量關系到小康社會能否實現以及何時實現的問題。因而,我國急需改變用均值(平均數)度量人均收入的做法。

  中位數能客觀反映中等家庭收入水平

  世界各國家庭收入分布都是右偏的,我國也不例外,區別在於右偏程度不一樣。下圖是基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綜合社會調查”(簡稱CGSS)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隨機抽出的12,000戶居民家庭2010年可支配收入得到的我國家庭收入分布曲線。我們可以發現明顯呈右偏分布。其實不論是城鎮還是農村,家庭收入也均明顯呈右偏分布。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大學調查與數據中心

  這一調查顯示,中國2010年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為24,933元,均值為41,017元。其中,城鎮家庭收入的中位數為30,000元,均值為53,023元﹔農村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數15,048元,均值為22,559元。這是由於在偏態的收入分布中,均值受極少數高收入家庭影響導致明顯大於中位數。如果樣本中出現類似比爾·蓋茨那樣的富豪,均值還要高得多。此時,中位數是最合適的一般水平代表值,因為中位數是家庭收入分布的50%分位數,意味著在所有家庭中收入剛好居中,即有50%家庭收入高於中位數,50%家庭收入低於中位數。因此,中位數反映了中等家庭收入水平,也就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對社會的解釋說明也簡潔清楚得多。而均值反映的是較高收入水平,一般為收入分布的65%-75%分位數。例如,CGSS中2010年全國家庭收入的均值約為所有家庭收入分布的70%分位數,即全國所有居民家庭中高於41,017元的隻有30%家庭﹔對於城鎮來說,收入均值約為城鎮家庭收入分布的75%分位數,即所有城鎮居民家庭中高於53,023元的隻有1/4家庭﹔對於農村來說,收入的均值約為農村家庭收入分布的65%分位數,即所有居民家庭中高於22,559元的隻有35%家庭。這說明均值反映的不是中等收入,而是高收入水平。這就是為什麼統計部門發布平均工資時,老百姓常常感覺數據與實際不符,抱怨自己拿到的工資沒有統計局公布的那麼多,有人戲稱自己的工資和收入“被增長”了。由此可見,在收入呈現偏態分布的情況下,用均值度量工資、收入甚至房價是不科學的。

  用均值反映工資、收入等右偏分布的中等水平,不僅方法上不科學,而且實際操作也很困難。首先,我國城鎮單位職工工資統計范圍過窄,全國3.4億城鎮就業人員,目前的工資統計隻涵蓋了1.3億人左右,還有6,000萬私營企業職工和4,500萬左右個體戶及一些靈活就業人員沒有涵蓋。而且工資總額除以職工平均人數與老百姓實領工資口徑上也有出入,還不如不公布好。其次,我國的收入統計主要來自城鄉居民家庭收支抽樣調查。實際工作同志反映,入戶抽樣收支記賬調查最難的是高收入戶,他們或者拒絕記賬,或者怕露富故意少記收入。個別極端大值的漏填或少填對均值影響很大,而對中位數的影響很小。

  一般來說,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布右偏程度越高,收入中位數與收入均值的差距就越大,這對收入翻番的影響表現在:如果未來城鄉、貧富收入差距繼續擴大,我國家庭收入的均值水平會受到極少數富有人群的較大影響,基於收入的平均數到2020年比較容易實現翻番。然而,這樣實現的收入翻番反映的是經濟發展成果被高收入者佔有,難以確保收入翻番能夠切切實實改善和提高廣大中低收入群體,而中位數的翻番則能反映中低收入群體生活的改善與提高,老百姓就不會再感覺“被增長”了。例如,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平均值計算)從2000年6280.0元增長到 2010年19109.4元,實現了收入翻番。但與此同時,2010年城鎮居民家庭佔總體10%的最高收入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1432元﹔佔總體10%的最低收入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948元。最高組與最低組的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5.02︰1擴大到8.65︰1。這表明基於均值的收入翻番的成果被少數高收入者佔有,而並沒有惠及廣大的中低收入者。

  採用中位數反映收入水平是世界通行做法

  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一直都採用中位數反映一般收入水平。例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2010 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49,445美元(經通脹因素調整),同比下降2.3%,比2007年的51,965美元減少了4.9%,自1997年以來首次不及5萬美元。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瑞士月收入中位數高達5,979瑞士法郎。在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組織(IMF)的統計報告裡,經常提到收入的中位數。很多國家的政策制定也常基於中位數等分位數。例如英國的貧困線劃定採取中位數的計算方法,是以全國居民收入中位數(高於此收入的家庭數量與低於此收入的家庭數量相等)的60%劃定貧困線,如果低於60%這個標准,那麼該家庭就會被認為是處於貧困之中。

  建議我國今后採用中位數度量人均收入

  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標已經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的提高而調整。對於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本統計指標,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內涵上都要把握住社會發展脈絡,緊跟經濟發展趨勢,根據社會發展每一階段的特點與要求而靈活地變化。在人均收入翻番的度量上,我們建議使用中位數,並且今后隻公布收入的中位數,不再對外公布均值,均值和標准差等數據隻作為內部研究使用。這樣不僅更能反映老百姓收入的真實水平,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質疑。這將有利於政府科學管理決策、有利於學者的教學科研、也有利於老百姓准確把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進程,從而更好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講師)

(責編:秦華、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