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穩中求進首先要穩住農業——學習貫徹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之一
2013年02月01日08:46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農業穩,天下安。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實現穩中求進、扎實開局,首先必須穩住農業,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不出問題,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大好形勢。為此,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順應階段變化,遵循發展規律,增強憂患意識,舉全黨全國之力持之以恆強化農業、惠及農村、富裕農民。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再創歷史新高,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再創歷史紀錄,農村民生又有大的改善。農業農村好形勢,是經濟社會發展“穩”的基礎、“進”的亮點,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三農”發展持續向好、快速推進喜人態勢的承接和延續。

在好形勢面前,必須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應該清醒地看到,農業持續穩定增長不易,在連年豐產豐收的高基數上實現新的增長更難。當前,支撐農業生產的各種要素已經繃得很緊,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稍有疏忽大意,糧食生產就可能掉下來,農業基礎就可能動搖。這些年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農產品供求仍然處於“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的狀況。隨著人口總量增加、城鎮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農產品的工業及能源用途拓展,全社會對農產品數量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對質量安全要求將不斷提升,要求農業必須保持穩定增產、全面增產的態勢﹔而農業生產受自然、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年度間的波動往往在所難免。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仍然存在著不可低估的風險和隱患,一旦出現大的波折,就可能引發物價上漲,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越是農業農村形勢持續向好,越是要防止可能出現的鬆懈麻痺的情緒﹔越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越是要強化農業這個基礎,確保農業不出大的閃失﹔越是在財政收入增速減緩的情況下,越是要強化“三農”投入,加大對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的支持保護﹔越是在“三農”與外部關聯度依存度增強的情形下,越是要強化農業經營體系創新,不斷激發農業農村發展內生活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任務,提出一系列穩定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一要抓農業生產。要按照穩定面積、優化結構、主攻單產的糧食生產總要求,繼續實施促進糧食穩定增產的一攬子計劃。二要抓物質技術裝備。要落實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力度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繼續實施種業發展等重點科技專項,加快糧棉油糖農機裝備、高效安全肥料農藥獸藥研發。三要抓農產品流通。要重點支持重要農產品集散地、優勢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建設,培育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農產品價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四要抓市場調控。要按照生產成本加合理利潤的原則,繼續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適時啟動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農產品臨時收儲。為的就是讓農民心中有數,形成良好的生產預期。五要抓食品安全。要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落實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加快形成符合國情、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體系。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