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韓俊:城鎮化是中國今后發展最大內需潛力之所在
2013年02月01日08:3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人民網北京2月1日電 (記者趙晶)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全文公布,文件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近日指出,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四化同步發展,農業是基礎。中國13億人口這麼一個大國的現代化,首先應該明確一點,不能建立在土地大量兼並,甚至是強迫農民離開土地的基礎上。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要堅持和完善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堅持和完善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以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來發育新型的農民合作組織,我們來發育新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就像十八大報告講的,專業化的、社會化的、集約化的一個新的農業經營服務體系,這一點是我們國家“三農”政策的一條底線。

第一,我們國家的農業現代化,也不能夠建立在我們的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的基礎上。過去九年,我們國家的糧食已經實現了九連增,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這九年增產的糧食是多少呢?3177億斤,建國之初我們也有一個九連增,那九年增產的糧食是1689億斤。這個九連增,增產的幅度相當於建國之初的兩倍。雖然是九連增,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們國家的糧食供求總量是趨緊的,而且結構性的矛盾現在越來越突出。這20年我們的食物結構變化,國內農業資源有限,必須要通過進口來平衡供和求,現在保証中國人民吃飽,而且要吃的越來越好,必須要統籌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13億人口的大國,我們必須牢牢把糧食安全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基礎上。

第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明確地講,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肯定是在農村。農村面臨最大的問題,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務差距依然很大。現在城鄉居民的收入比還是3:1以上。比如說我們要實現到2020年農村居民的收入要翻一番,我們面臨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現在需要做的最大的一篇文章,就是要通過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包括發展職業教育,要提升農民的就業質量,提升農業轉移人口的就業質量。在公共服務方面,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核心還是要強化農村的公共服務,我們要縮小城鄉的公共服務差距,還要繼續增加對“三農”的投入,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投入,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農村,讓公共財政的雨露滋潤億萬農民。讓億萬農民真正能夠分享現代化的成果。

第三,推進城鎮化。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推進城鎮化作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要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城市化、城鎮化是中國今后發展最大內需潛力之所在。扎實地來提高城鎮化的水平和質量,關鍵是有序推進農業人口的市民化。現在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去年應超過52%,現在城鎮人口,常住人口超過7億,農村人口已經是6.6億左右,中國已經是城市化的國家,但是城鎮化的質量是不高的,現在每四個城鎮常住人口當中,就有一個是外來的流動人口,沒有戶口,沒有戶籍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當中,實際上外來的沒有戶口的常住人口,他的就業質量、福利保障,跟戶籍的城鎮人口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是城鎮內部新的二元結構,有城市內部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形成的二元結構,造成的差距,是我們國家現在發展面臨最突出的差距,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就業,生活,但是難以融入城市,起不到減少農業人口,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的作用,大量的流動人口融入不了城市,一定會積累很多矛盾。推進農民工市民化,絕對不是簡單的給他改戶口,關鍵是貧富均等化。所以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對常住人口要實現全覆蓋,我們現在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是很多福利跟戶口是挂鉤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要逐步剝離粘附在城鎮戶口的各種福利,最終實現二者完全脫離。這是我們的目標,希望實現這個目標不要花太長的時間,一定要給農民工看到希望。

 

(責編:趙晶、秦華)

相關專題
·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