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的必然選擇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南大學基地

2013年01月22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內在要求,是把我國建設成為高等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應把握以下幾個著力點。

強化質量意識,轉變高校辦學理念。我國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大國,但還不是高等教育強國,其原因就在於教育質量不高。改變這種狀況,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充分認識到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切實把提高質量作為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來抓,加快推進質量評估保障體系建設。對於高校而言,應著力轉變辦學理念,強化質量立校意識,摒棄外延式發展思維,轉入內涵式發展軌道。當前,應認真做好分類定位的頂層設計,打破同質化發展格局,形成符合高等教育規律和自身實際的科學質量觀,並將其貫穿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各項工作中。

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才培養水平。人既是高等教育的服務對象,也是高等教育的依靠力量。在高等教育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廣大師生為本,緊緊依靠廣大師生辦學,使辦學成果為全體師生共享。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其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的根本標准。這就要求高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服從和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為主線,確立大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積極促進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全面提高其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使其真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終以教師為本,把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程來抓,改革聘任制度和評價機制,堅持培育和引進並舉,全面推進科教結合,通過各種舉措引導教師潛心育人。

突出辦學特色,增強核心競爭能力。辦學特色是大學在辦學理念和發展模式上所具有的根本優勢,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門應科學制定大學評價體系,優化高校專業結構布局和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引導大學合理定位、辦出特色,避免千校一面。高校應堅持特色立校、特色強校、特色取勝的方針,根據自身辦學歷史、區位特點和資源條件,強化學科建設特色、人才培養特色、師資隊伍特色、管理服務特色、文化發展特色和產學研合作特色,形成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競爭力整體提升的高等教育協調發展格局。

勇於改革創新,激發體制機制活力。改革創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質量、實現內涵式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基本途徑。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部門、高校以及各方面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著力推動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加快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在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基礎上,著力推進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形成統一、靈活、民主、高效的科學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監督和支持大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政府放權與社會參與、大學自主的協調同步﹔把思想觀念轉變、內容方法創新和體制機制突破結合起來,加快推進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綜合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著力培養創新型人才﹔以協同創新理念推進高校科研體制機制改革,逐步實現科研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科研創新主體之間、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的“四個協同”,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活力。

注重文化發展,加強大學軟實力建設。大學既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陣地,也是文化涵養和傳播的源泉,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興文化的雙重優勢。大學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是大學的靈魂,其核心是大學精神。對於一所大學而言,文化生長與積澱的厚度、精神傳承與開拓的方向既是其彰顯特色的重要標志,更是其發展進步的堅實支撐。高校應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結合歷史沿革和辦學理念培育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學精神,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勇於開拓、樂於奉獻的優良文化傳統,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底蘊深厚、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

擴大對外開放,提高辦學國際化水平。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的今天,大學的辦學水平和發展空間直接受到開放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對於高水平大學而言,更應具有全球視野,把提高辦學國際化水平作為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立足世情、國情和校情,以高端合作為引領,積極實施開放戰略,充分借鑒國外先進辦學理念、經驗和做法,有效利用國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將“引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外派留學生和來華留學生工作,實現人文交流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執筆:張衛良 姜國俊)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學者論學問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