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重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
2013年01月16日09:1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從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首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至今已經30年。30年來,黨在領導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思想理論創新。特別是黨的十二大以來,歷次黨代會都在回顧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為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史、中國共產黨思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十八大在黨的代表大會史上,第一次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第一次用四個“成功”將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貢獻作出准確表述,從而更加清楚地反映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脈相承的歷史特色﹔第一次提出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的“特色”架構,而且在強調高舉“旗幟”的同時,突出了“實踐”的重要性,提出“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論斷,並系統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基本內涵,進而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現實的考量,對三者的功能作出正確定位﹔第一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第一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系統闡述﹔第一次提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把握的八項“基本要求”,與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一道,成為從黨的歷史經驗中提煉總結的“五個基本”智慧結晶﹔十八大在十七大提出的“三不”(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基礎上,第一次增加三個“奮斗”(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清晰地表明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戰略思路﹔第一次提出在黨成立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及其具體指標,在新中國成立100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一次以“道路自信、理論目信、制度自信”三個“自信”,向世界傳達中國共產黨人對實現奮斗目標的決心和信心。十八大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都有新的思想和新的部署。

  黨的十八大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史的重大發展,向學術界尤其是黨史學界提出了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這就是努力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重視並大力開展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的研究。

  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的研究,在我國起步並不晚。1991年,由青島出版社出版、著名黨史專家張靜如先生主編的《中國共產黨思想史》,就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列為一章進行了闡述。同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著名黨史專家彭明先生主編的《從空想到科學——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一書,亦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專列一章。除這兩部書外,在此前后,還有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為主題的文章發表。這應該說是開了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的先河。不過遺憾的是,黨的十二大以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情況下,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卻並不豐富。筆者看到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史”命名的著作,僅有2009年由學林出版社出版,程偉禮、戴雪梅等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史》一書。2008年由青島出版社出版、張靜如、王炳林主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思想史》,實際上也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論述的。至於公開發表的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的文章,據筆者從中國知網的搜索結果,為數也不多。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展,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將會不斷豐富,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追蹤和研究,早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研究體系。

  (作者系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