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既是具有歷史厚重感的深刻闡述,又是結合中國實際闡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結論。
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考察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觀察科學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變”與“不變”
恩格斯有句名言:“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原理。也就是說:歷史發展進程是不可能也不允許臆造的。但是我們可以用反映“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的認識來回顧和總結歷史。我體會,習近平同志就是依據這個原理來闡析社會主義思想源頭和歷史進程,特別是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的。習近平同志從6個時間段分析了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歷史過程,內容包括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在批判資本主義舊世界的基礎上指出,未來社會主義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社會生產,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求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實行等量勞動領取等量產品的按勞分配原則﹔合乎規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無產階級革命是無產階級進行斗爭的最高形式、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高度發展最終實現向消滅階級、消滅剝削、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等等。這些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之后的一百多年來,科學社會主義經歷了從學說到實踐,從一國建設社會主義實踐到多國建設社會主義實踐,再到中國共產黨人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原理考察一百多年來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也是“變”與“不變”的統一。所謂“變”,就是指科學社會主義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從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馬克思恩格斯堅決反對教條式預測未來和規定未來社會的具體細節,強調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具體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謂“不變”就是指科學社會主義在歷史和實踐的檢驗中已被雄辯地証明:它的基本原則是顛扑不破的真理,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原則。習近平同志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
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考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得出的兩點堅定的結論
據史立論、論從史出。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從社會主義思想源頭講起,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講起,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隻要我們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原理即思想進程和歷史進程是辯証統一的寬廣視野來考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得出兩點堅定的結論。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自從中國共產黨人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並開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來,我們黨始終清醒認識並堅定地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鮮明地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黨的十三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扎根於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20年后,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的大會上的講話中,又重申了這個結論。黨的十七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於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習近平同志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第二、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時期是辯証統一的。這兩個時期既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對此,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二部分用四段沉甸甸的話語,對這兩個時期的關系作了非常充分的論述。其要點有三:一是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決定並堅定不移向前推進,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並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和經驗,改革開放也難以順利推進。二是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三是對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前一個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后一個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后一個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我們隻有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原理,重溫並深刻領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才能正確認識這大是大非的問題。
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非常強調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應充分發揮歷史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思想進程和歷史進程的辯証統一中就包含著發揮歷史主體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也是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題中應有之義。
強調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應有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性,首先是由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承擔的艱巨而光榮的歷史任務所決定的。自從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成為中國共產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十八大精神歸結到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巨大成就,加之新中國成立后打下的基礎,這是我們能站得住、行得遠的重要基礎。今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社會主義隻搞了幾十年,對它的認識和把握也還是非常有限的,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和發展。我們必須這樣辯証地看問題。
其次是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因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創造條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緊學習研究弄懂,來不得半點含糊。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全黨同志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點,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發揮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清醒認識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和不變,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於和善於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充分發揮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求每位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我們既要有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為完成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歷史使命而貢獻出全部智慧和力量。
(作者為中央黨校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