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貞觀年間,高僧寒山問另一位高僧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又如何處之?”拾得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這番禪道哲理值得深思,它道出一個根本道理,為官做人需要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做人做事做官的根本,是新時期創建和諧富裕新社會之基。寬容更是一種思想境界、道德修養和人格魅力,作為一名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更要有寬廣的胸懷,能容人容事容言。
首先要容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要容人之短,不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對部屬要多理解、少挑剔,多引導、少指責,用“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眼光去欣賞別人的閃光點,用“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視角去發掘別人的生長點,在鼓勵幫帶中共同提高,積極營造寬鬆、融洽的環境﹔要容人之長,正確對待人才,不能嫉賢妒能,排擠甚至報復打擊,通過吸收借鑒別人的長處,使自己不斷地長智慧、長本事﹔要容人之過,善待他人,容許別人犯錯誤,不求全責備,不以偏概全,更不能揪小辮、穿小鞋、記小賬。
其次要容事。“宰相肚裡能撐船”。對於事關全局的事,要堅持求大同、存小異,力求原則上一致、思想上統一,不在細枝末節上搞無所謂的爭論和糾纏﹔對於無關宏旨的事情,要相互謙讓,豁達大度,不計恩怨得失,不爭你高我低,出了問題不遮掩、敢於承擔領導責任,真正做到對上不媚,對下不欺,對左右不虛偽,以虛懷若谷的胸襟贏得上級的支持、同事的尊敬和部屬的信任。當然,容事決不是不講原則、不分是非,容忍一切事情。對於違背原則的事,要敢於堅持自己的立場,鹿就是鹿、馬就是馬,堅決做到不護短遷就,不放任自流,該揭短的揭短、該批評的批評、該糾正的糾正。
再次要容言。“忠言逆耳利於行。”容言的關鍵在於聞言。要聞“諍言”不怒。諍言往往“帶刺”,但大多出於公心,要放下架子,舍棄面子,虛心誠懇地傾聽意見建議,對待批評不多心、不惱怒、不懷恨,真正做到聞過則喜、聞過則改。要聞“錯言”不怨。對有較大出入的意見建議,要本著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態度,正確對待,冷靜處理,拿得起放得下,聽得進想得開,即使遭到誤解,也經得起考驗,受得起委屈。要聞“諫言”不棄。要“納百家之言,集八方之策”,特別是對來自下級和群眾的意見,更應虛心聽取,分析歸納,形成自己的理性認識。 (作者單位:武警寧夏總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