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戶籍改革不能因利益羈絆裹足不前
盧 偉
2013年01月09日09:20   來源:大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一紙戶口,牽動著無數人的敏感神經。日前召開的全國政法會議,將戶籍制度改革列為2013年的重點工作之一,要求“統籌考慮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區別情況、積極作為,穩妥有序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逐步讓大多數流動人口在城鎮和農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2013年1月8日《人民日報》)盡管會議沒有給出詳細的路線圖與時間表,但戶改仍然再次引發了全社會的熱議。

  毋庸諱言,目前的戶籍改革滯后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如果從1997年全國小城鎮戶籍改革試點開始算起,戶籍改革到今天已經推進了16個年頭。時間不可謂不長,但進度並不能讓人滿意。有統計數據表明,雖然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1%,但若以享受城市公共服務的戶籍人口計算,僅有36%左右。大城市姑且不論,地級市以下城區全部開放戶籍也尚未落實,幾個月前國家發改委牽頭的《國家城鎮化專題調研組》調研發現,“戶籍改革幾乎遭到所有市長的反對”。

  早就有人指出,戶改之難,不在於那一張戶籍卡的存廢,而在於戶口背后的種種社會福利。附加在戶籍之上的教育、醫療、社保等社會福利,使得戶籍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成為不同利益群體博弈的焦點之一。不分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給予均等的公共服務,對於城市政府來說,一個必然結果就是財政開支的大幅增加。中國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表示,今后20年內,五億農民要變為市民,將意味著增加40萬億到50萬億的社會福利開支。面對巨大財政壓力,地方政府推進戶籍改革的動力自然不足。

  然而,戶籍改革不能隻算財政賬。戶口問題上能體現多少公平正義,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將社會成員按照戶籍人為地劃分為不同人群,進而提供有差別的社會福利,與基本的公平原則相悖。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是寫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綱要的指導方針,無論是否具有戶籍,隻要在一地居住生活納稅,就應當享受無差別的公共服務,這是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財政支出作為社會二次分配的重要一環,彌合不同社會成員的收入與福利方面的差距,是其天然使命。多年來,相較於農村人口與外來人口,城市戶籍人口在人數上佔少數,但在福利分配上佔優勢,如果財政天平向著那些本來就佔有優勢地位的人群再次傾斜,財政政策就失去了彌合階層差距的意義。

  此外,戶籍改革與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戶籍制度設立的初衷本為維護社會穩定,但現在這一制度越來越成為引發社會矛盾的根源之一。找工作要本地戶口、同工不同酬、高考指標的分配不公,乃至農村留守兒童出現的各種問題,都與戶籍改革不到位有關。打破戶籍壁壘,讓流動人口享受到戶籍人口的福利,由此帶來的居民認同感與歸屬感,不僅為社會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也將為城市的發展繁榮提供源源不盡的動力。戶籍問題積弊已久,改起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能因為各種利益羈絆而裹足不前,應該是全社會的基本共識。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