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跨世紀干部隊伍建設概論》簡介
2012年12月28日11:2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國家八五社科重大課題成果,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版並再版。獲中央黨校優秀科研獎。

在邁向新世紀的關鍵時刻,該著作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回顧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特別是執政后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干部隊伍建設,系統地歸納、提煉了干部隊伍各方面的建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難能可貴的是談出了如何建設一支把中國健康帶入新世紀的干部隊伍的思考。

專著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執政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全會以來的干部隊伍建設的經驗教訓,成功地解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大大豐富和發展了我們黨的干部隊伍建設的理論和政策。

文章認為,中國共產黨執政后,作為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者,它的執政作用是通過干部去實現的﹔黨面臨的新的任務和新的考驗,無一不同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共產黨所面臨的執政的考驗,也是對黨的干部隊伍的考驗。黨要堅持和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承擔起對社會主義事來的領導責任,就要求黨的干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好人民的公仆,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同時,要建立和完善黨內與黨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監督制度,保証對黨的干部實行有效的監督。

建國以來,我們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經歷了一個坎坷曲折的過程。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則是同黨探尋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伴隨而行的。由於受政治路線的制約和支配,黨的干部隊伍建設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一個坎坷曲折的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上來,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與此同時,也深刻地總結掌執政以來干部隊伍建設的經驗教訓,認真地回答和解決了黨在執政的條件下,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干部隊伍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這就是: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建設干部隊伍和各級領導班子,大膽啟用有政績的干部﹔認真選好接班人,大力提拔中青年干部,抓緊后備干部隊伍建設,搞好新老干部交替合作﹔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看作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成敗的關鍵,努力創造有利於知識分子施展聰明才智的良好環境。

最后,專著闡述了跨世紀干部隊伍建設問題。認為,向21世紀邁進,對於我國來說,是進入了民族振興、國家發展和社會主義進步的關鍵時期,挑戰與機遇並存。在嚴峻的形勢面前,我們能否堅持和貫徹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的黨的基本路線﹔能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能否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能否抓住機遇,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能否挫敗西方敵對勢力推行的“和平演變”的戰略,就看我們是否有一支精干、高效、過得硬的德才兼備的干部隊伍。

提出:跨世紀干部隊伍建設要根據這以隊伍的現狀和世紀轉換的二十年間國內外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狀況,進行總體規劃。要注重戰略上的整體性、層次上的合理性、結構上的均衡性、培養上的超前性和遵循目標原則、能級原則、動態原則、民主原則、實踐的原則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文章認為,未來的領導環境對跨世紀領導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正確看待跨世紀領導干部的素質。干部的素質是綜合的、系統的,而不是單一的,孤立的或幾個素質的機械相加﹔干部的綜合素質是不斷發展的,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干部素質與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不能單項獨進。在提高跨世紀干部的素質的過程中,要處理好權力與服務、改革與繼承、超前與務實、順境與逆境、實踐與總結、能力與魅力、願望與體質等辯証關系。

由於跨世紀領導干部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息息相關,緊密相連,所以培養跨世紀領導人才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最急迫的是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文章回顧了我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過程,指定近十四年來,我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許多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主要表現在:確立和貫徹執行干部“四化”方針,改善了干部隊伍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的年齡、文化和專業知識結構﹔廢除了實際存在的干部終身制,建立了干部離退休制度和后備干部制度,實現了親老交替的正常化﹔在干部選拔、錄用、任用制度方面,改變了過去那種封閉的單向的工作方式,打破了傳統的以單一的委任制為主體的任用模式,提高了公開、透明和群眾參與程度﹔在干部管理體制方面,推行機關崗位責任制,建立了領導干部年度民主考核制度,實行了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強化了“屆”的觀念,進行了領導干部的交流和回避,逐步把下派鍛煉、崗位培訓同提拔使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了廣大干部的健康成長﹔在干部監督制度方面,通過建立黨內監督機制和黨外監督體系,設立群眾舉報中心,實行“兩公開一監督”制度,強化了廣大干部的行為規范和約束效力,增強了工作責任感,提高了免疫力,等等。所有這些重大措施,為促進和確保全面改革的深入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黨的十四大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加要求加快干部制度改革伐,以便為加快改革和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証和組織保証。否則,就會阻礙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貽誤大局。

文章認為,深入進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使干部、各類人才這個屬於社會資源的人力資源最重要、精華部分得到最科學、有效的配置。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思想武器,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與經濟體制和整個政治體制改革相適應,有計劃地改革干部管理體制和各項管理制度,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與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証。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總結和吸取歷史經驗,正確借鑒和吸收國外人事管理的科學方法,繼承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中形成的好傳統,革除舊弊端,探索新方法。要按照十四大報告的要求,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快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通盤規劃,綜合設計,分步實施,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積小改為大改,從試驗到定型,逐步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相適應的,符合機關、事業、企業不同特點的科學的分類管理體制和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調動各類干部的積極性,為使各行各業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和充分施展才干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証,以建立起一套管理形式多樣的,民主、法制健全的,具有生機與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

文章認為,黨管干部原則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原則,進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要在黨管干部的原則下進行。文章論述了進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第一,以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為契機,有計劃地實現干部分類管理。第二,引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建立、健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第三,正確引導人才流動,開放社會主義人才市場。

文章認為,在實踐中培養、鍛煉干部是我們黨干部隊伍建設的寶貴經驗。跨世紀干部隊伍的成長也離不開到實踐中去摔打、磨煉。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李 民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