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沈陽:十八大后網絡輿論新風向
沈 陽
2012年12月27日11:19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十八大在中國輿論場內刮起強勁旋風,輿論場氣候隨之劇變。從整個十八大輿情發展來看,早期中性情緒較多,隨之積極情緒整體上升,后期多偏向積極的認可。微博中,務實、親切、期待、真實成為意見領袖的高頻詞。十八大之后在整個輿論場當中充滿著審慎樂觀的情緒。

在會議前期,改革收入分配、推進反腐倡廉及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三大內容繼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不同人群收入的巨大鴻溝成為全社會健康發展的障礙,收入是最影響公眾幸福感的因素,減少貧富差距是網友對改革最大的呼聲。

反腐倡廉與權力制約監督是網民們關注點的第二聚焦。網友們大都認同應當從官員財產公示入手,逐步建立起制度化的反腐格局。也有意見領袖具體提到財產公布首先就要房產公開。自媒體使網絡反腐成為民眾監督強力武器。在這一新式武器的圍追殲剿中,“表哥”楊達才、“房叔”蔡彬、雷政富等官員無處藏身。網絡爆料與圍觀的力量使貪官自危齒寒。這之中,網民反腐意識與行動力的提升令人欣喜,但反腐制度化常態化的缺失使人擔憂。

社會保障一直是持續的熱點。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關系到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重要性不言自明。“退休年齡”與“養老金”是網友們的關注重點。很多民眾認為養老金雙軌制是當今社會的最大不公,養老金雙軌亟待廢除。國內很多學者支持延遲退休年限,解決社保改革問題。不少網友出於對退休“雙軌制”的強烈不滿,反對延遲退休年齡的言辭十分激烈。

以十八大為分界點,網絡情緒的變化非常明顯。不少意見領袖表示支持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帶來新的變化。

十八大之后的反腐浪潮來勢凶猛,首先是官方的密集發聲,政府加速發力,廳處級干部成為圍觀焦點。同時,有調查顯示有74.5%的網友願意選擇網絡來曝光反腐事件,反腐形勢可謂是“天雷勾地火”:具有體制內外強大的輿論基礎,網民與政府的合力巨大,反腐浪潮遠未止息。

網絡反腐中有兩個焦點問題,一是網絡反腐制度建設。網絡反腐應當從劍走偏鋒的新鮮事物變成民眾監督政府官員的“常規武器”。制度化是網絡反腐的護身符,隻有被納入制度才能使網絡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釋放。網絡反腐應當制度化,以捍衛當前網絡反腐的碩果,否則風潮一旦過去,舊有制度的弊端會不可避免地卷土重來。二是警惕網絡反腐被利用,變成政治經濟力量之間的博弈。時代交接點總伴隨青黃不接的政策與重大的人事變動,各既有利益集團會不計代價地在新時期的利益場內展開圈地運動,不被制約的網絡民意極易被利益集團幕后操控而不自知。

目前網絡反腐雖呈摧枯拉朽之勢,但爆料者失實爆料后,自身承擔的后果完全無法與政府公信力的喪失相提並論。爆料者對政府公信力具有致命的殺傷力,政府公信力如果在不負責任的爆料者的圍攻下坍塌,政府的所有發聲都將被塔西坨效應裹挾,到那時,不論是真話還是假話,人們都不會再相信。由此可見,政府公信力重建難度之大,實非同小可。

目前正是政府新政策吹風期,李克強談到改革是中國最大紅利,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提出“出行不封路不清場”等八項改作風規定獲得媒體與民眾的贊許,包括勞教制度與官員財產公開等重要制度已經開始被提到議程上來。輿論場整體態勢表明網絡輿論是中國改革的創新動力,網絡輿論正在以空前的強力倒逼改革。因此,筆者呼吁,在重大工程實施之前,要建立輿情的風險評估制度以規避輿情風險。近來輿情狀況顯示,網友的追責欲望在提升,地方輿情應對速度也在提升。深圳市有關部門制作“深圳市網絡輿情應對能力排行榜”,並內部通報,這種模式能有效提升城市的輿情應對能力,值得借鑒。

(作者為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新聞學院兼職教授、輿情研究學者)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