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余榮華
2012年12月26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2月24日上午,在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鎮的一個小禮堂內,3位來自基層一線的十八大代表和7位不同行業的普通勞動者,以自己的身邊故事向百余名聽眾講述學習十八大精神的體會。
“百姓說給百姓聽”,台上話語平實、情感真切,台下靜靜傾聽、感同身受……中共北京市委講師團團長崔耀中說,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北京已經形成“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干部講政策、普通百姓講故事”的立體宣講格局。
來自基層一線的普通百姓參加宣講團,走進鄉村、社區、工廠、學校、辦公樓﹔借助“宣講家”網站,組織微訪談,拍攝微電影,以新媒體手段宣講理論,是北京市十八大精神宣講的創新舉措。
百姓宣講團
■故事植根生活,最能打動人
“如今北京的許多老樓穿起了‘新外套’,這就是今年市政府為改善民生,開展的老舊小區抗震節能綜合改造工程。我經歷了改造的坎坷,也見証了老樓的新生……”
12月24日上午,朝陽區左家庄街道新源裡社區的張鑫蕊,講述著名為《老樓新生》的故事:開始,對工程不同意的居民佔到68%,一番努力,幾度艱辛,最后,居民們如期搬回經過改造的老樓,“瞧著這亮堂的屋子,心裡也敞亮啊”。
西冉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雪梅聽完故事深有感觸。她說:“張鑫蕊講的故事就發生在我身邊。如何處理好群眾五花八門的意見,是我們社區人共同的責任。正如鑫蕊所說,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了協商民主的制度化。我們對於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問題多協商、多商量,就能贏得更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讓普通百姓擔綱宣講教育主角,是北京市宣講思想教育的創新亮點。崔耀中說,讓老百姓成為真正主角,所講的故事植根生活,最能吸引人、打動人。
最近,北京市成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宣講團。三支隊伍中,除了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就是普通百姓。百姓宣講員由來自基層一線的十八大代表領銜,分為工人、農民、白衣天使、大學生村官、公務員、文化工作者、兩新組織、社區、政法、記者10個分團。
百姓宣講團的成員們,這些天正深入最基層,進社區、下街道、走鄉鎮、跑農村,在明年1月18日前,要走遍北京所有區縣、系統,巡講400余場。
“宣講家”網站
■借助網絡媒體,更能吸引人
一位90后少年因為一個約定,帶著一份神秘“禮物”來到北京,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他遇到很多人,有退伍后當過奧運志願者的出租車司機,有大山裡走出來傳播傳統手工藝術的瑤族女老板,有說著一口流利北京話的“老外”,他在尋找的到底是誰?這份禮物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部微電影,16分鐘,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它以普通人的視角,講述生活的巨大變化,展示著國家科學發展的偉大成就。
這是北京市“宣講家”網站推出的一期特別節目,以當下流行的微電影形式,迎接十八大。一個月來,僅在“宣講家”自有視頻平台,就收獲近6萬的點擊量。
“宣講家”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管、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辦的全黨全國第一家以思想理論在線學習為主的專業型宣講視頻網站,已有6年歷史。
上線以來,利用首都作為全國“思想高地”的獨有高端專家資源優勢,“宣講家”堅持每天上傳1部新報告、1部新講稿和海量最新理論文章、最新觀點和文獻資料。截至目前,已累計播發視頻報告講座1.5萬多部,文字資料25億多字。
據統計,“宣講家”網站已發布十八大相關視頻60多部,講稿40多篇,演示文稿113篇,累計點擊次數達到1893萬多次。
“理論本身是嚴謹的邏輯體系,但是理論產品可以形成文字、音頻、視頻、動漫甚至互動游戲等多種產品形式,可以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崔耀中說,宣講十八大精神,運用新型傳播手段,豐富理論產品的內容和形式,就能拓展陣地,擴大覆蓋面。
相關專題 |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