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19日舉行的“2012年國際貿易與合作學術論壇”上表示,中國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取決於能否妥善解決城鄉差距、產業結構落后、投資消費比例扭曲、第三產業比重低四大障礙。
剛剛閉幕的中共十八大上,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鄭新立介紹,2011年中國人均GDP已達5400美元,再增長1.22倍才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12000美元)。中國能否實現居民收入翻番目標、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取決於能否解決四大障礙。
第一,取決於中國能否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鄭新立介紹,根據國際經驗,高收入國家有三個重要條件,即城市化率達到70%以上,農業勞動生產率與二三產業勞動生產率拉平或超過,以及農民人均收入達到或超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
當前中國還有七億農村人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3.2:1,且呈逐步擴大趨勢﹔農業的勞動生產率隻有二三產業的28%,在這樣狀況下很難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第二,取決於中國能否將現在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提升到以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結構。
鄭新立表示,中國需要通過資助技術、產品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僅靠引進技術、外資不可能實現如此升級。
第三,取決於中國投資、消費比例扭曲能否轉變。
鄭新立指出,2010年和2011年中國投資率高達49%和48%,而居民消費率下降至34%。他認為,GDP的三分之二用於擴大再生產、三分之一用於消費是極其扭曲的比例,中國如果不能通過收入分配結構調整,提高居民購買力、消費率,而仍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這注定不可持續,人均GDP要達到12000美元難度將越來越大。
第四,取決於第三產業發展能否獲得大幅提高。
數據顯示,中國第三產業佔GDP比例隻有43%,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的34%,分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左右。
鄭新立分析,中國第三產業發展慢的原因主要是稅負過重。目前,中國第三產業實行營業稅,營業稅比第二產業增值稅重三分之一左右。
此外,鄭新立指出,中國對小微型企業和個體戶營業稅起征點過低,不利於服務業發展。通過營業稅改成增值稅,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增長環境,促進服務業增長。
據鄭新立測算,如果中國通過稅制改革,服務業從業人員比重將達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則我們服務業從業比重將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就業比重擴大,民眾收入也就增加。
“所以未來十到十五年,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取決於四大問題的解決,解決得好,中國13億人口將能夠接近或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鄭新立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