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這是繼續推進我國經濟沿著科學發展道路前進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
第一,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是隻有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更好適應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二是隻有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隻有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在新的國際競爭中創造新優勢。四是隻有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第二,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新進展,也存在一些問題。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從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要素投入結構3個方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黨和全國人民不斷增強科學發展緊迫感、使命感,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使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但是,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從總體上看,我國內需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質量和效益不高,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尚未形成。
第三,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間,我們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使發展的立足點切實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性經濟發展新優勢,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