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學習十八大報告 貫徹十八大精神)

韓長賦:鞏固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

2012年12月19日08: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三農”問題作了許多重要闡述,並專題部署了“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工作,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農村、推進“四化同步”等重大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念、新舉措,進一步發展了我們黨關於“三農”工作的指導思想與政策理念。這些要求和部署是在“三農”領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農業農村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深刻理解“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著力深化對農業基礎地位的認識

  十八大報告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一科學定位,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國情、農情的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連續下發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1號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取得了糧食生產“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的巨大成就,開創了農業農村發展新的黃金期。現在,雖然農業比重在下降、農村人口在減少,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沒有改變。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無論從保障供給看還是從擴大內需看,無論從經濟總量增長看還是從人均收入增加看,無論從經濟發展看還是從五位一體全局看,對農業農村發展的要求都會越來越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在農業,難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解決好“三農”問題任重道遠,必須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貫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始終。要清醒地、堅定不移地深化對農業基礎地位的認識,深刻認識糧食安全是工業化、城鎮化的根本保障,是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不斷增強做好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深刻理解“四化同步”、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目標路徑,著力拓寬和創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思路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這是我們黨對現代化發展規律與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對新形勢下工農、城鄉關系的深刻認識,也是推動“三農”問題解決的總體思路和路徑設計。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依靠,建立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任務。隻有逐步實現“四化同步”、城鄉發展一體化,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良性互動。當前,相對於快速推進的工業化、日新月異的城鎮化和風起雲涌的信息化,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后,是實現現代化的短板﹔城鄉分割、城鄉失衡,是最大的社會結構性矛盾。堅持“四化同步”,關鍵是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充分發揮工業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引領提升效應和城鎮化的輻射帶動功能,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重點要在加快形成統籌城鄉發展體制機制上實現突破,確保公共財政、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土地出讓金更多向“三農”傾斜,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努力做到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要善於借鑒借重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理念和力量,不斷創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

  深刻理解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任務要求,准確把握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這是我們黨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出的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完成保供增收任務、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依靠,是實現“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關鍵環節。當前,我國已經到了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要圍繞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著力強化政策、科技、設施裝備、人才和體制支撐,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科技貢獻率,穩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圍繞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目標,廣泛開辟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加快構建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深刻理解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要求,積極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十八大報告強調,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是立足農業農村發展實際需求,著眼於完善農業農村發展體制機制作出的重大部署,為我們推進農村改革創新和制度建設指明了方向。要適應農村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加快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著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財產權,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公益性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積極推進農村金融保險制度創新,推進農村金融組織、制度、服務創新,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增強現代農業發展后勁。

  深刻理解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牢固樹立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

  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並單獨作為一部分進行專門論述,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大任務。這是報告的一個突出亮點。隨著農業的生態功能凸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農業在持續較快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資源約束趨緊、投入品過度消耗、環境污染加劇等嚴峻挑戰。要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充分發揮農業生態功能,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循環農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這既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提高農業效益的需要。要珍惜土地、保護良田,盡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空間格局、發展模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各級農業部門要把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努力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機遇意識和使命感、自覺性,始終堅持黨的農村基本政策不動搖,始終堅持維護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不動搖,始終堅持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方針方略不動搖,始終堅持立足國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不動搖,著力提高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准確把握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和思路措施,以更加積極奮進的精神狀態和更加有力有效的工作舉措,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力爭到2020年使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邁上一個新台階,現代農業面貌初具雛形,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工農城鄉互惠一體的長效機制初步建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更有保障,農民收入翻番目標如期實現,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真正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全面完成黨的十八大明確的農業農村發展目標任務。

  (作者為農業部部長)

(責編:趙晶、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