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是什麼?價值觀有什麼用?價值觀和我有什麼樣的關系?中國人的價值觀是個什麼樣子?它有哪些內容呢?實實在在地說,對價值觀問題的談論很多時候都會被當作十分嚴肅的學術話題和理論問題。人們探討價值觀時也常常是通過一些讓人看后覺得十分玄奧且始終不能擺脫模糊感的理論解釋來處理的。這樣一來,“價值觀”這三個字在人們頭腦中的第一印象就常常是“空泛、不可捉摸的”。因此,除非是專業人士,否則對於價值觀這樣的話題,人們往往會諱莫如深、避之不談。即便有所談論,也往往如霧裡看花,難解其真意,或者如蜻蜓點水,流於表面。不過,在我們多數人知識視野所及的范圍內,或者是曾經看到或聽到過的范圍內,也的確有一些談論中國人價值觀的作品,這些作品主題雖然沒有直接寫價值觀,但內容中滲透著價值觀。這些作品多為文學性和歷史性的作品,它們風格清新、筆調輕鬆,讀完后讓人似乎有所得,有所感,也有所悟。這是表現價值觀的常見方法。這樣的作品大多都來自作者的心得,是能夠經得起讀者的檢驗,耐得住從思想上細細反思,值得從感覺上慢慢靠攏、從心理上逐步接近的。這樣的作品,即便隻算那些近年來仍在流行之列的,數目也不在少數。我們可以隨便舉出不少的例子,比如辜鴻銘的《中國人的精神》、林語堂的《中國人》、羅家倫的《中國人的品格》、柏楊的《中國人史綱》,等等。不過,我所編著的《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卻與上述作品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實際上也正是本書的立意所在。
其一,所致力做的就是以價值觀為直接命題,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化和研究性的學術觀點轉化為平民化、大眾化的可接受的語言和知識
顯而易見,《中國人的價值觀》這本書,處理的主題是價值觀。我們知道,價值觀不同於文化,也不同於文化人格,嚴格來說也不等同於人格精神。價值觀是標准,是文化的內核,也是人文精神的內核。它並不是中性的,而是帶有指向性和裁決性的。任何一種價值觀都對應著價值,也都包含著對價值的判斷。但是,進行價值判斷卻是很復雜的活動,它與人本身、人所處的環境以及人所具備的情感、知識、素質和格調都有關系。價值觀滲透和體現在人們生活、生產、學習、工作和交往的方方面面,要寫價值觀很難入手,難就難在價值觀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人不存、無事不及的,但同時又很難直接用准確的語言描述。因此,我們平時所見以價值觀為題目的著作,要麼歸於學術化,要麼歸於生活化,前者非大眾所能讀願讀,后者又失於形散和神散,不容易得出印象深刻的直觀結論。這樣一來,要在這樣兩種風格中取道中庸,實現學術與生活的有機結合,顯然會難度較大。不過,本書願意做些嘗試,所致力做的就是以價值觀為直接命題,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化和研究性的學術觀點轉化為平民化、大眾化的可接受的語言和知識。當然,這是筆者的祈願,至於效果如何,尚待讀者評判。
其二,尋找的是體現著現代性的國人價值觀
本書涉及的主體對象是中國人,但不是歷史和傳統中的中國人,而是當代的中國人。如果說前人的作品提供了一幅活動在歷史上或生活在傳統中的中國人的鏡像的話,那麼在本書中這幅像的鏡頭就轉移到了當代。這裡的當代,指的是當下,也就是現在的中國人。當然,從文化的角度說,當代的中國人不能完全脫離傳統文化的束縛和纏繞,因為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生命連接體,它所具有的綿延性和輻射性,往往不是時代所能完全割裂和斷開的。馬克思曾經把過去的意識傳統比喻成糾纏著活人頭腦的“夢魘”,認為新時代的思想、精神是在對過去傳統的繼承和改造中發展的。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與中國歷史傳統中孕育並延續下來的價值觀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何既找到其中的聯系,又能體現當代中國人在價值觀上的創造和改變,這是本書的主旨所在。一言以蔽之,本書尋找的是體現著現代性的國人價值觀。
其三,依照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從生命、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幾個維度對價值觀做出劃分
前面所提到的那一類作品,是把價值觀隱藏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中來進行“旁敲側擊”式研究的作品。這類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此,但這也很容易給讀者帶來含混不清的觀念認知。因為,在這樣的作品中,人們往往隻能隱約地捕獲形象化的價值觀信息,至於這種價值觀生發的根源以及其精確的表現,則很難捕捉到。在學術圈中,很多研究價值觀的作品往往會把價值觀分解成不同的層級和類別,盡管針對這種分類目前並沒有達成共識,但這種分類法無疑是目前最好的能夠細化、深化和拓展對價值觀研究的辦法。本書依照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從生命、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幾個維度對價值觀做出劃分。這種維度,是對當代中國人生活、生存和生命總體觀不同側面的鏡照,雖然未必完美,但可以觀照到當下我國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現實。在這樣的分類維度中彰顯出的價值觀,無疑就是中國人的生存價值觀、政治價值觀、經濟價值觀、文化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
秉探究精神,作平實直言,不求通達於天下,但求細致入精微,抱著這樣的態度和精神,我把《中國人的價值觀》奉獻給當代中國人,以及關心中國、希望了解中國和中國人的朋友們,希望這幅刻畫中國人的精神和價值觀的畫卷能夠公正客觀、傳神達意,不失中國人在精神願望和價值追求上的真面貌。(作者為北京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