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全史》,張憲文等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在紀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遇難75周年之際,經過三年精心研究,由著名民國史專家、南京大學張憲文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撰寫的《南京大屠殺全史》(上、中、下三冊,約110萬字)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問世。它的出版,不僅是日本侵華史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還將對中日兩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產生深遠的影響。
■4000萬字《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的編纂,使《全史》研究立於詳實的史料基礎之上
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日兩國的歷史學者已開始從事於南京大屠殺史的研究。他們從歷史事實出發,發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引導人們正確認識這一殘暴的歷史事件。如南京大學歷史系高興祖教授根據歷史系日本小組1960年代的調查,撰寫了一本僅有7萬字的小冊子(198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以《日軍侵華暴行——南京大屠殺》為名正式出版)。從1990年代開始,一些當年曾參加過南京戰役的日本官兵,陸續公布了他們的戰場日記和各種書信材料﹔一些當年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的日記、書信及各種文件史料,也陸續公開或出版。這極大地推動了南京大屠殺史的研究。但是,由於國際國內各種因素,致使南京大屠殺研究的相關史料散落在海內外各地的檔案館、圖書館以及其他相關機構,還有一些材料保存在私人手中。限於資料的不足,使研究工作還不夠得力。
2000年以來,史料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在南京大學張憲文教授的精心組織下,國內外近百位專家學者通力合作,共同開展了編纂《南京大屠殺史料集》這一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學術工程。經過整整十年的艱辛努力,截至2010年年底,《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共出版72卷,約4000萬字。其內容涵蓋加害方日本、受害方中國和第三方歐美國家的大批珍貴歷史文獻、親歷者的原始記錄和口述回憶等。它絕大部分是原始文本、第一手的歷史資料,編者未作任何字句的更改,保持著史料的原貌。
《史料集》的出版,向世人展示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面貌。譬如,史料集收集了大批侵華日軍特別是入侵南京的日軍將領和官兵的日記、書信和証言。他們在日記中記錄了其屠殺行為、內心感受等,從不同角度記述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時任日本華中方面軍最高指揮官的鬆井石根,在日軍佔領南京后的1937年12月20日的日記中曾作了如下記載,他說:“有一陣子,我將士中有少數人員出現過掠奪和強奸行為,這多少也是在所難免的實際情況。”后來,他在《支那事變日記拔萃》中又說:“我軍入城時,發生了很多我軍人干的暴行和搶劫事件。這些事件大大詆毀了皇軍威嚴和仁義的形象。”與鬆井的日記相呼應,日軍第16師團長中島今朝吾的日記內容更為具體,他在日記中坦承,對待俘虜的態度就是“隨意處置”,“基本上不實行俘虜政策,決定採取全部徹底消滅的方針”。由於俘虜以千、萬計,連武裝都來不及解除,為防止發生意外,他決定增派部隊乘坐卡車監視和引導。他事后得知,“僅佐佐木部隊就處理掉約15000人,守備太平門的一名中隊長處理了約1300人。”在仙鶴門附近集結的俘虜約有七八千人,他預定將其分成一兩百人的小隊,領到適當的地方加以處置。中島自己也親自處置俘虜,他在日記中說:“今日中午高山劍士來訪,當時恰有7名俘虜,遂令其試斬。還令其用我的軍刀試斬,他竟出色地砍下兩顆頭顱。”
《南京大屠殺全史》即是立足於《史料集》堅實的史料基礎之上撰寫而成的,其史料類型、史料內容涵蓋之全面,大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部相關研究著述。
■突破政治式的對抗思維,立足歷史事件本身,客觀真實再現南京大屠殺真相
眾所周知,南京大屠殺研究成為學界長期以來關注的焦點,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歷史事件本身,也是由於學術研究以外的因素促成。迄今,對南京大屠殺事件的認知程度依然堪謂中日兩國關系的晴雨表,對其研究也一直游走在學術與政治之間。一方面,南京大屠殺作為一個歷史事件而被納入歷史研究的視野,兼具學術規范性與嚴謹性﹔另一方面,1980年代以來日本政壇右翼分子矢口否認侵略中國、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一再牽及中日兩國的政治神經,南京大屠殺研究不可避免地被賦予現實意義和政治色彩。
以張憲文教授為首的《南京大屠殺全史》研究團隊,開始突破政治式的對抗思維,從學術層面上由被動走向主動。全書立足歷史事件本身,以平實理性的文字,客觀真實再現這一人類史上極為罕見的暴行真相。
全書對許多內容都進行了專題討論。如中方對南京大屠殺的報道與揭露,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的反應,日方對南京大屠殺的反應,都是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再比如,日軍劫掠暴行對南京民眾造成的“隱性屠殺”現象,南京大屠殺期間的日本居留民、南京難民的生存與社會心理等,全書對這些以往學界極少關注的內容也做了專題論述。
全書在全面使用三方資料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厘清了日軍進行屠殺的規模、地點、方式﹔分析了日軍進行屠殺的意圖、動機和具體原因。厘清了日軍性暴力的規模、方式和目的,指出了日軍性暴力造成的死亡、意外懷孕等后果,分析了其對南京婦女的身心傷害。分析了大屠殺對南京城市發展的影響,即它實際上全面地毀滅了這座城市,統計了大屠殺造成的財產經濟損失,闡述了屠殺造成的南京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中斷。
■在研究范式上,從求証到求實,使讀者通過閱讀得出自己的判斷和認識
通讀全書,使我們深刻地體認到,南京大屠殺是日軍有組織的行為,而非純粹的個體行動。從現有資料看,屠殺的最高命令來自軍方,形成了從司令部→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的自上而下殺俘政策,不僅如此,日本佔領軍還以搜查中國官兵及便衣隊為借口,通過戶口登記、頒發良民証等手段,集體或個別地屠殺南京民眾,其手段之殘忍,舉世震驚。由於日軍在大屠殺期間,嚴禁在南京的外籍人士泄露他們的所見所聞,同時禁止日本士兵發表他們所拍攝的照片,就連寄給親友的私信也有嚴格的限制。因此大部分日本民眾,在東京審判時才知道南京大屠殺一事,“這一難以消除的民族污點,使他們陷入了深深的震驚中”。此外,對於日軍在南京的殘暴行為,當時日本政府通過日本駐南京總領事的報告中已經確知,並感到有必要加以制止。1938年1月末,日本陸軍省特地派本間雅晴少將前往南京,調查日軍的“軍風軍紀問題”。不久,鬆井石根就被召回國。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全史》在南京大屠殺研究范式上實現了從求証到求實的轉變。例如,全書從內容上擺脫了日本右翼學者的牽制,沒有刻意去論証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但《全史》第二章詳細論述了日軍攻佔南京過程中和攻佔之后所進行的集體和分散屠殺暴行,第十一章則十分周全地介紹了大屠殺期間和之后各大慈善團體、市民組織、偽政權和日軍部隊掩埋尸體的情況,讀者通過閱讀從中完全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斷和認識。
客觀公正的歷史研究是構建歷史共識的前提和基礎。《南京大屠殺全史》以無可辯駁的論據証明,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事實,不容抹殺。它的出版,必將能夠推動世界各國特別是中日兩國愛好和平的學者,以學者的睿智,理性研究中日歷史遺留問題,尋求共識,化解仇恨,推進中日關系真誠友好發展,促進世界和平與安寧。(作者為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