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這一重要論述,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和豐富,進一步昭示了我們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意志。我們必須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
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超越工業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200多年的工業文明,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超過了以往歷史的總和,同時也嚴重削弱了自然生態系統自調節、自平衡的功能。隨著環境惡化的加劇,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以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來換取一時經濟繁榮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這種清醒,推動著人類文明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實踐活動正在成為全球性的時代潮流。我們清醒地把握住這一發展新趨向,深刻反思傳統工業文明發展模式的不足,致力於“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的和諧,努力從文明進步的新高度認識和解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以及資源、環境等方面面臨的嚴峻挑戰,並進行了不懈努力。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再認識的重要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一直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這些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扎實開展,全民資源節約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節能減排有力推進。統計顯示,2002年至2011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10年下降了12.9%﹔而“十一五”時期,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2002年7大水系重點監測斷面中,僅有29.1%滿足一至三類水質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比例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47.16萬平方公裡。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石油、鐵礦石等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要意識到,資源環境問題的出現,背后有體制政策、發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認識、自然觀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態文明的理念沒有樹立,生態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價值還不被承認。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坎。
總之,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按照黨的十八大的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與此同時,還要把制度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尤其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要努力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要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要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要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與此同時,還要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執筆:陳 璐 李會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