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2012年12月17日09:55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戰略任務,指出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必須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舉措,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近年來,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建立了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構建了社會管理組織網絡,我國社會建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如,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建立﹔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城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等。

  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面臨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一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結構發生全方位的深刻變化,社會流動性、開放性大為增強﹔二是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民主法治進程加快,人們思想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趨於激烈﹔三是隨著互聯網等新興媒體迅速發展,網絡虛擬社會對現實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四是隨著我國人口總量繼續增多,流動人口、老齡人口和特殊人群不斷擴大,社會管理的難度加大。所有這些都表明,我國社會管理已經並將長期面臨新課題、新挑戰、新要求,原有的社會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的許多方面難以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難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期盼要求,必須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重要的位置。

  國際經驗表明,社會變革的速度越快,對於政府和公共機構的管理能力就要求越高。但問題常常在於,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單位的體制、機制、公信力以及能力並不會自動地相應發生積極變化。如果不能主動地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和方式的創新,大力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就會發生社會管理與社會發展現實要求的嚴重脫節,甚至大范圍出現管理失效現象。特別是當傳統的管理機制效力劇減,新的管理機制和方法未成型時,更會顯出社會管理的困境,因而更加凸顯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作用。

  面對新形勢,隻有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加大社會領域改革力度,從制度安排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才能最大限度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化解消極因素,為國家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總體來看,要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確定的社會管理改革目標,需要做到從明確目標到各環節協同推進,系統有序地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一是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充分發揮黨委在社會管理中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主導作用,並努力形成社會管理人人參與、和諧社會人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重點要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要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要完善和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務。

  二是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通過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和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維護人民群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有效應對社會風險。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要做到以人為本,改善民生,就必須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積極做好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諸如教育、醫療、就業等重大現實問題。在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公共服務,推進社會公平和正義。

  三是以加強社會管理制度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社會管理理念、體制、機制、方法創新,推進社會管理科學化、制度化、法治化。社會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就決定了制度建設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性。要重視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的可操作性和實踐的可行性,從實際出發,採取務實有效的手段解決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加強社會管理必須推進社會協調和公眾參與,就需要不斷創新相應的制度管理,以科學合理的制度設計保障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參與到社會管理進程中來。同時,還要著眼於社會管理建設的階段性和長期性的客觀特點,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制度建設,不僅著眼於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還應重視社會發展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在制度設計和建設上兼顧當前和未來,體現社會不斷進步發展的特點。要通過不斷提高社會管理制度的前瞻性和預見性,保障社會管理實踐具備更豐富的科學內涵。

  與此同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還必須推動相關理論創新,加強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研究。如,如何暢通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如何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服務管理﹔如何夯實基層基礎,使絕大多數矛盾和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如何建立健全信息網絡管理體系,實現信息網絡健康有序安全發展﹔如何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從源頭上、根本上改進社會管理﹔等等。

  (執筆:尚虎平)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