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2012年12月13日08:4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並明確指出了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基本方向和著力重點。這是我們黨對解決“三農”問題思路的新認識、方略的新發展、舉措的新突破。

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從理論上講,是由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內在聯系決定的。農業和工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支柱產業,農村和城市是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兩個基本區域。工業和農業之間、城市和農村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有機的聯系,彼此是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農業和農村發展,離不開工業和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同樣,工業和城市發展,也離不開農業和農村的支撐和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就是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有機統一整體,充分發揮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特別是充分發揮工業和城市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

黨的十六大以來這10年,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最快、農民得實惠最多的10年。這固然是由於我國整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國家具備了實施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經濟實力,但更主要的,還是因為黨中央明確了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著力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指導思想。10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糧食連續8年增產,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8年較快增長,尤其是近兩年連續出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可喜局面,同時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乃至舉家外出到城鎮定居的種種束縛正在加快解除,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支柱。可以說,城鄉之間的經濟社會關系已開始發生積極變化。

但是,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目前也面臨不少新的困難和挑戰,特別是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深層次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由於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導致城鄉公共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嚴重不均等,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后、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據統計,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隻相當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2300元的扶貧對象仍有1.2億人,農村還有幾千萬人口飲水不安全、一些村庄還不通公路、一部分農戶還沒有通電,農村義務教育生均經費、人均醫保支出、千人平均衛生技術人員數量、低保標准、合作醫療補助標准、社會養老保險補助水平等都明顯低於城鎮﹔特別是1億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由於戶籍限制無法在城市安家落戶,難以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長期游離在城鄉之間,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充分保護。既然制約“三農”問題有效解決的深層次矛盾是城鄉二元結構,那麼解決“三農”問題就必須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逐步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這是解決好我國“三農”問題的必然選擇。

(節選自《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一書,學習出版社、紅旗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責編:張湘憶(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