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2012年12月13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呈現許多新特點,面臨一些新挑戰。積極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科學認識和把握人口老齡化問題,能為進一步完善人口政策和養老保障制度、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等提供科學依據。
國際上常用的測算方式及其局限性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分布逐漸向老年人口集中的過程,是生育率下降和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結果。目前,老年人口的比例和單一指標測算是國際上常用的測算人口老齡化的指標和標准,但這兩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老年人口的比例標准。1956年,聯合國提出65歲以上人口超過7%就可以定義為老年型國家﹔1982年,又提出在發展中國家60歲以上人口超過10%,即可定義為老年型國家。聯合國沒有給出該標准的理論依據,同時該標准缺乏勞動年齡人口和少兒人口信息,因而很難完整表達老齡化的特征。有國外學者認為,老年人應該定義為剩余期望壽命等於或小於15年的人,目前歐洲60歲的人剩余存活壽命相當於1800年43歲的人剩余存活壽命,而43歲的人在1800年仍被看作中年人,因而60歲的人現在也應算作中年人。
單一指標測算標准。人口學中有許多測算老齡化的單一指標,如老年撫養比、老齡指數、年齡中位數和平均年齡等。但有專家指出,用單一指標描述老齡化特征,容易丟失許多信息,同時這些指標缺乏質變和量變的界限標准。
可以用影子人口作為參照系
在經濟學研究中,人們常用影子價格,即以數學形式表達的、反映社會資源獲得最佳使用的一種虛擬價格來評價資源配置是否有效。在分析人口老齡化問題時,也可以用影子人口來分析人口老齡化現象及其特征。
從理論上說,在人口結構變動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存在一個虛擬的瞬間靜止人口,這個瞬間靜止人口與實際人口的總規模、出生性別比和生育率分布等參數相同,但它們在人口結構和總和生育率(一國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的生育子女數)上呈現不同情況:瞬間靜止人口的總人口、人口結構、總和生育率不變,出生人數等於死亡人數。這個瞬間靜止人口,可以將其定義為“影子人口”。每一個時間點的影子人口都沒有老齡化和年輕化現象,是一個“非”老齡化的人口,不存在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因而它的各種指標可以被看作實際人口的動態均衡指標。影子人口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評價人口結構的參照系,是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目標。
以人口主要組成部分及其經濟社會屬性為重要指標
人口老齡化不僅涉及老年人口比例,也涉及勞動年齡人口和少兒人口比例。這就意味著在研究人口老齡化問題時,不能僅僅以老年人口比例為標准,而且應考察人口主要組成部分及其經濟社會屬性。
對於期望壽命為90歲的任意靜止人口而言,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少兒人口(0—14歲)、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和老年人口(超過60歲)。從中可以看出,勞動年齡人口佔了45個年齡組,即佔到總年齡組一半。當期望壽命小於90歲的時候,勞動年齡人口所佔的年齡組和總人口比例更大。事實上,當期望壽命達到90歲的時候,實際勞動年齡人口所佔的年齡組和總人口比例遠遠大於50%。
從人口組成部分的經濟社會屬性看,勞動年齡人口是社會生產的主體,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都是被撫養人口。因此,以勞動年齡人口比例為主要分類指標,參考老年人口比例和少兒人口比例,可以將實際人口分成四種類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靜止型。當實際人口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高於影子人口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例時,實際人口處於成年型階段﹔當實際人口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例低於影子人口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例時,實際人口處於非成年型階段。在非成年型階段裡,當實際人口的少兒人口比例低於影子人口的少兒人口比例時,實際人口處於年輕型階段﹔當實際人口的老年人口比例高於影子人口的老年人口比例時,實際人口處於老年型階段。當實際人口和影子人口指標重合時,實際人口處於靜止型階段。
生育水平在人口結構階段轉變中的作用
根據人口轉變理論,人口發展從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過程,是人口年齡結構圍繞影子人口結構波動、依次經歷靜止型—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靜止型階段的過程,也是人口從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過程。根據穩定人口理論,當期望壽命變化趨於穩定且生育率長期穩定在更替水平時,不管起始人口結構如何,實際人口結構都能穩定趨於影子人口結構。在這種狀態下,社會勞動生產率最高,人口發展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最小。但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起始人口結構慣性不同,人口總量和結構也將經歷不同階段,呈現不同波動形式。
人口結構趨於影子人口結構的順序是:首先,少兒人口比例趨於影子人口對應標准﹔其次,勞動年齡人口趨於影子人口對應標准﹔最后,老年人口趨於影子人口對應標准。因此,以影子人口中少兒人口比例為標准進行相機決策,保証少兒人口比例首先趨於影子人口標准,是人口結構趨於影子人口結構的最快途徑和波動性最小的模式:即當實際人口的少兒人口比例高於影子人口對應標准時,降低生育率﹔低於影子人口對應標准時,提高生育率。當然,考慮到生育政策的穩定性和家庭結構的合理性,生育率穩定在更替水平是比較理想的模式。
人口年齡結構階段轉變模式對我國應對老齡化的啟示
應用影子人口標准比較分析顯示(退休年齡為60歲):從上世紀80年代上半期起,我國人口進入成年型階段,這一階段將持續到2045年。從2010年開始,老年人口比例加速上升,在本世紀30年代上半期超過均衡標准,到2050年上升到33.9%,高於均衡標准7.34個百分點﹔少兒人口比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下降,到2050年將降低到13.5%,低於均衡標准5個百分點。模擬顯示:在2045年前,我國人口結構仍處於勞動力供給充足的成年型階段﹔2045年后,我國人口結構將進入老年型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老年人口比例過高和少兒人口比例過低,這會加劇老年保障體系的壓力,對社會保障總供給提出新的挑戰。因此,當前我國雖然沒有進入嚴格意義上的老年型社會,但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日益突出。我們應根據這一形勢,增強戰略思維和決策舉措的前瞻性,進一步完善人口政策和養老保障制度,進一步加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力度。
(作者單位: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