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十八大報告中的經濟思想和決策理念
李含琳
2012年12月10日09:55   來源:甘肅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於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總結描述,對到2020年的中長期經濟發展目標、原則和重大戰略進行了科學部署,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的實踐措施和政策要求,特別是根據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和發展條件的變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經濟思想和決策理念,這些思想和理念是我們研究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的基本依據,也是各級地方政府決策重大發展規劃和戰略的行動綱領。

經濟思想特色化

在報告的第一部分,胡錦濤同志根據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效果,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研究主題,是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並提出了“四個必須”: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和必須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要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

“四個必須”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核心問題、體系結構和研究目的一種創新方法,實際上提出了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四個重大理論:一是發展持續論。發展是第一要義,經濟建設是中心,發展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發展中改革,在改革中發展,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所有這些關於發展的命題都體現著發展的持續性、動態性、主導性。二是人本目的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建設和運行目的,就是為了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人民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經濟發展就是要以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縮小差距,提高消費、增強保障為目的。三是協調均衡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體系是開放的和寬容的,不僅要保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均衡布局,而且要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四是統籌兼顧論。統籌改革發展與穩定、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外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處理好各方面利益關系。

戰略決策市場化

在報告的第四部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集中決策和部署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問題。從這部分的思想導向和決策內容來看,充分體現了經濟發展戰略的實踐化特點,明確提出了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必須堅持“四原則”觀點,即:一是要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這是強調企業發展的主導原則,確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二是要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這就肯定了技術階層、經理階層、技術市場和創業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要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這實際上就是強調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產業化要“四化並進”。四是要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目的是要促進中國經濟全面國際化,建立多層次的雙向開放新格局。

從中央的經濟戰略宏觀決策變化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經濟發展戰略決策明顯開始向注重微觀發展轉變、向注重創新驅動轉變、向結構優化轉變。這意味著中央將減少直接的市場干預,減少直接的行政指令,減少政府的權力支配。放權於市場,讓利於企業,放權於民眾,調節於社會。在具體的微觀戰略政策導向上,報告提出了具體的戰略部署:一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是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保証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同時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三是要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強宏觀調控目標和政策手段機制化建設。四是要加快改革財稅體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的公共財政體系,構建地方稅體系,形成有利於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五是要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六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發展導向長效化

報告關於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一個明顯的決策導向,是注重解決形象工程、短期行為、能耗過大和支撐能力弱的問題,這體現在關於經濟發展的重大部署方面,都聚集了長期發展的若干問題,明確提出了“五個更多依靠”:一是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消費內需拉動主要是促進城鄉消費和市場繁榮,特別是在拉動農村消費方面需要下功夫。二是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主要指現代物流業平台、農產品直銷市場平台、各種新興產業的建設。三是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目的是要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內涵量。四是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重點是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建立節水型社會,完善各種形式的循環體系。五是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大力發展板塊經濟,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結合“五個更多依靠”的決策理念,報告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重大戰略措施。國家的這些關於經濟發展的戰略導向,充分體現了發展必須注重抓大事和解決關鍵性問題的思路和決策理念,體現了國家戰略明顯傾向於解決當前的現實問題和長遠問題兩個方面。在現實問題上,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內需不足、動力不足和方式不足。內需不足與就業和收入有關,動力不足與勞動力素質、市場體系完善程度和科技實力有關,方式不足與創新程度有關。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長遠入手,做長遠打算,下決心解決好基礎教育、技能培訓、技術市場開發、管理模式轉型和發展方式變革。在長遠發展問題上,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不合理、能源資源消耗大、城鄉關系緊張、收入差距大、開放區域不均衡等。解決這些問題同樣需要做長遠、長期的規劃和戰略准備,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努力。(作者系省委黨校教授)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