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10日08:58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於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開啟邁向科技強國的新征程,必將產生全面而深遠的影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各地、各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任務。這些年來,安徽省以自主創新實現跨越發展,以自身的探索與實踐對科教強省戰略進行了有力詮釋。安徽對自主創新道路的探索說明,自主創新是一個區域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隻要樹立長遠眼光,充分挖掘和整合資源,就能夠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扎實貫徹落實黨的十八精神,總結推廣各地的有效做法和新鮮經驗,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中的戰略支撐作用。

黨的十六大以來,安徽實現了從抓企業創新到抓產業創新、再到抓區域創新的三大跨越,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安徽對自主創新道路的探索說明,自主創新是一個區域科學發展、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自主創新並非高不可攀,隻要樹立長遠眼光,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充分挖掘和整合資源,就能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

創新文化孕育創新浪潮

創新是創造性的勞動,需要良好的創新文化積澱。江淮大地一直是充滿活力的創新熱土,在科技等多領域有著悠久的創新傳統,特別是在科技領域人才輩出、影響深遠。如今,省會合肥是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科院物質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的科技資源豐富,科技要素完備,科技成果豐碩。

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是推進自主創新最可寶貴的土壤。安徽地處中部,融通南北、匯聚東西,形成了包容、厚德、爭先、創新的地域文化。改革開放以來,安徽人以敢為人先的精神推動著農村改革,農村稅費改革、農村綜合改革等走在全國前列。今天的安徽更加注重加強創新文化建設,著力弘揚“創業、創新、創優”的精神,廣泛宣傳自主創新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形成了鼓勵勇於創新、大膽質疑、寬容失敗、敢為人先、和諧包容的創新文化氛圍。

改革舉措激發創新活力

創新意味著要打破常規、改變現狀,這不僅是科研方法、手段的突破,也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需要為創新力的釋放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安徽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推進科學發展、加速安徽崛起的核心戰略,注重加強對創新的政策引導,通過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激勵政策等舉措,努力激發創新活力,整合自主創新資源,加快推進自主創新。2008年,合肥、蕪湖、蚌埠三大區域中心城市聯袂探路,引領安徽自主創新,努力打造成為全省加速崛起的主引擎。省財政設立了合蕪蚌試驗區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用於落實各類項目資金、資助等支出。

人才是自主創新的根本基礎,而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和載體,安徽抓住這兩個關鍵來推進試驗區建設。為挖掘人才這一自主創新的第一資源,安徽決定建設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人才特區,從市場化人才評價等10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大力引進能夠帶動新興學科、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端產業的領軍人才。2008年以來,合蕪蚌試驗區出台人才政策已有30多項,全省累計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2萬多名,研發人員數增長了1倍﹔選拔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600余名,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動站60多家。高端人才集聚,為建設創新型安徽組建起實力雄厚、帶動力強的專家團隊,科技創新成果井噴式涌現。安徽出台了一系列相關配套政策扶持創新企業,為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涌現出一批依靠自主創新迅速崛起的行業小巨人。合蕪蚌3市科技創新實力和區域帶動能力較強,幾年的探索效果顯著,對全省的自主創新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

加速崛起帶來創新速度

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更是一個區域實現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要緊緊圍繞社會發展進步需要凝煉創新課題。通過對省情的分析,全省上下認識到,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是順應形勢發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內在要求,是發揮科教優勢、提升區域競爭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安徽的戰略選擇。因此,服務加速崛起的現實需求成為安徽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動力,而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帶動作用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戰略重點。幾年來,安徽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成長為百億元乃至千億元級的產業集群。2011年,全省共有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560家,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規模邁過千億元大關。安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穩增長、促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安徽加速崛起注入了新活力。

協同創新探索創新路徑

格外強調系統化、協同化,是由現代科技的復雜性所決定的。在自主創新的實踐中,安徽堅持打破地區、行業和部門的局限,打通創新要素全鏈條對接的通道,著力提高自主創新的組織程度,逐步建立功能完備、運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轉化和要素共享平台,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探索多種形式的協同創新,促進技術與資本、成果與市場的高效融合,促進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交流對接、互動雙贏。把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到工程中、成果轉化在企業裡,已成為大家的共識,這也極大地釋放了科教、人才、產業基礎的優勢和活力,實現各類創新資源的有效融合。與安徽發展“同頻共振”,產學研實現了良性互動。合肥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合肥語音技術研究院、合肥光伏光熱研究院相繼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除了與企業開展合作研發項目外,還面向省內行業龍頭建設一批合作成果轉化平台,參與近10家省級工程中心的共建,做實成果轉化的中間環節。以協同協作推進自主創新,這已成為安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共同理念。

自主創新的關鍵,是要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進而實現創新成果的有效轉化。在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政策引領下,安徽的自主創新已發生深刻變化,從過去高校院所扛大旗轉變為以企業為主體,80%以上的工業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70%以上的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研發經費、專利申請數和省級科技成果來自企業。 “十一五”以來,全省新組建30多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8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研發出汽車覆蓋件生產成套裝備、增程式純電動汽車等一批技術含量高、牽動性大的新產品,有力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在協同創新中,產學研的緊密結合促進了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與整合,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和有效轉化,各類創新主體實現了共贏。

創新平台樹立創新標杆

創新需要龍頭帶動,需要高端平台的示范引領,這個平台既是人才的集聚平台,也是技術的匯聚平台。從國內的實踐來看,創新龍頭的出現,既是一個區域自主創新的階段性總結,更是創新發展的新契機,會帶來一個區域創新的新變化。2012年7月奠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就是要進一步發揮中科院系統特別是中科大的創新資源優勢,打造合蕪蚌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公共創新平台,積極探索走出一條科技體制創新、產學研用結合的新路子。這一新標杆的輻射帶動,將把江淮大地的自主創新帶入新境界,使安徽不斷形成新的戰略支點,長期保持充滿活力、持續向上的發展態勢。

(執筆:洪永平 韓修良)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