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開會議,一致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會議強調,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以良好黨風帶動政風民風,真正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
八項規定一出台,便贏得了滿堂彩。在網絡上,隨便打開一個網站、論壇,就能看到廣大網民對八項規定的討論和稱贊。有人說,八項規定所涉范圍之廣、內容之細,彰顯力度之大、決心之堅,讓人感覺非常“帶勁”、“給力”。
事實上,大家都能夠體會到,八項規定之所以“帶勁”、“給力”,是因為這些規定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我們無需回避,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干部身上,確實存在一些作風問題——— 有的干部講究排場、追求享受、喜好奢侈﹔有的干部脫離實際、“唯書唯上”,習慣講空話、套話﹔有的干部作風漂浮、高高在上,不願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比如,近日,甘肅某貧困縣,為了應付過路的領導,在國道兩側修建“遮羞牆”,以掩蓋附近村庄的貧困景象。再比如,不久前,在某地一個人工湖蓄水儀式上,近百米紅地毯鋪到湖中心,隻為迎接領導的短暫考察。諸如此類的現象警醒我們: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良作風今天依然存在,如果任憑這些不良作風蔓延,不僅會損害黨在群眾心中的形象,最終還會給黨和國家事業、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
正是因為如此,中央才再次強調改進工作作風。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廣大黨員干部也隻有認識到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以作風正黨風、以黨風贏民心,才能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力量,才能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一起實現“中國夢”。
當然,改進作風並不能隻停留在“說”的層面,還要踏踏實實地去“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風是一個抽象而寬泛的概念,而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具體的,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唯有把一項項具體而細致的規定變成每一個黨員干部的具體行動,讓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能以良好的作風做好工作,改進作風才算落到了實處,這才真正“帶勁”、“給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八項規定措施具體,要求明確,將行為准則和規范固化為制度,正是為各地各部門改進工作作風提供范本、立下“規矩”。“不張貼懸挂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這一條條措施,無一不體現出親民情懷和務實精神。可以說,隻要廣大黨員干部都能按照規定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就必然能夠激發出務實親民的“正能量”,也必然會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