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平。 (李韶華 攝)
12月4日,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來渝做了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報告,對黨的十八大精神做了深入解讀。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政治發展成就顯著
俞可平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全世界都驚訝於中國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但很多人容易忽略中國在政治發展領域取得的成就。實際上,中國社會的變遷過程是一個包含政治、經濟、文化變革在內的社會整體進步過程。中國的政治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就。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當作政治發展的基本目標,把人民民主當作社會主義的生命。這次十八大又特別強調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這表明我們黨對民主和法治的極端重要性有著堅定而清醒的認識。
三十多年來,我國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帶來了一系列顯著的變化,在民主法治的一些重大領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民主選舉,以下三個趨勢日益明顯,即從間接選舉到更多的直接選舉;從唯一的候選人到競爭性的選舉;從舉手表決到無記名投票。在民主決策方面,從個人專斷到集體決定;從暗箱操作到決策公開;從領導獨斷到公民參與;從隨意決策到政策制定的日益制度化。此外,在民主監督、公民參與、依法治國、政務公開、公共服務等領域,仔細觀察都會發現,我們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三十多年來,中國政治發展顯露出非常明顯的七條線路圖。”俞可平說,中國經歷了從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集權到分權;人治到法治;管制政府到服務政府;黨內民主到人民民主;基層民主到高層民主;更少競爭到更多競爭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將是在未來中國政治發展的趨勢。
存在的問題唯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決
盡管我國的政治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俞可平認為改革仍舊是勢在必行。
“過去我們長期推行計劃經濟,現在我們正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經濟基礎的這個巨大轉變,要求我們對政治體制進行深刻變革,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相適應的政治體制。”俞可平表示,根據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變化了,那麼與之相對應的上層建筑也必須與之相對應。
除了客觀環境變化外,公民日益增長的政治需求、政治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全球化的深刻影響,都要求國家越來越民主,因此政治體制改革隻能向前推進。
“談改革,我們就不能回避存在的問題。”俞可平表示,目前收入差距擴大和社會不公現象日益突出,嚴重影響著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滿意度,以至政府的公信力明顯弱化。選舉、決策、監督、制約、參與等重要的民主機制還不夠健全,法治建設仍落后於現代化的要求,公民社會剛剛形成還不夠成熟,公民有序參與的渠道還不夠通暢,在推進人民民主和黨內民主方面突破性舉措不多,其實際效果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要求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同時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還缺乏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和整體而長遠的戰略規劃。
在俞可平看來,業已存在的問題確實相當嚴重,但我們仍應有充分的信心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能夠按照十八大所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更加注重公平正義,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原則,我們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堅持根本目標穩妥推進改革
“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根本目標。”俞可平表示,這一根本目標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人民民主,保証人民當家作主。十八大特別強調的第一個“必須”,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十八大核心的價值裡面有六個是核心的政治價值。這些核心價值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對根本目標的進一步深化,進一步具體化。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是中國政治發展的理想狀態。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法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內容。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這是推進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現實途徑。
俞可平最后說,政治的進步是最深刻的社會進步,它用制度的形式將人類取得的文明成果固定下來,從制度上保証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高度的民主和法治,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人民的庄嚴承諾,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屏障,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記者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