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裡,“人民”一詞出現145次,胡錦濤同志鄭重宣布:“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於11月15日上午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更高屋建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一、“人民”:執政黨之服務宗旨
首先,必須更強化宗旨意識。“為人民服務”不僅為我黨之根本宗旨,而且是每名黨員干部必須內化於心的價值觀,更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出發點、歸宿點。惟有宗旨意識更強,才會始終把人民利益置於首位,才會始終將宗旨體露於關心人民的衣食住行上和替人民解難排憂上。其次,必須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誠心誠意為他們謀福祉,為他們“鼓與呼”。惟有站穩群眾立場,我們黨才能制定出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才能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三重檢驗。再次,必須更強化黨員干部的平民意識。每名黨員干部必須將自己視為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與群眾打成一片”,而不可高高在上,“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
二、“人民”:執政黨之偉力源泉
首先,我黨誕生91年來,不管於革命黨年代,還是在執政黨時期,無不始終深透體認到黨之偉力源於人民。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之於國共兩黨的階級屬性和群眾基礎,人們曾形象比喻:“中共是穿草鞋的,國民黨是穿皮鞋的。”可見,我黨一直代表工農草根利益,黨旗的鐮刀斧頭即為明証。毛澤東1939年5月4日於《青年運動的方向》深刻指出:“我們看人的時候,看他是一個假三民主義者還是一個真三民主義者,是一個假馬克思主義者還是一個真馬克思主義者,隻要看他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的關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隻有這一個辨別的標准,沒有第二個標准。我希望全國的青年切記不要墮入那股黑暗的逆流之中,要認清工農是自己的朋友,向光明的前途進軍。”其次,當下今后,每名黨員干部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排民生之憂,根植人民,造福人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黨必須與民同心,人民群眾中蘊育著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三、“人民”:執政黨之永恆課題
首先,能否密切聯系人民群眾,關乎執政黨之執政基礎和存亡興衰。作為一個有8000多萬黨員的執政大黨,密切聯系群眾即最大和最重要的政治優勢。惟有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真正所向披靡。其次,必須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設和諧社會。在當前形勢下,黨員干部必須錘煉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提高洞悉社情民情的能力、協調各種群體利益關系的能力、化解群眾內部矛盾的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再次,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替民解難,為黨分憂。作為一種清醒進取意識的憂患意識,是一種悲劇感、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它能夠見微知著,於平淡中前瞻危機,從有利中查覺不利。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切實從人民憂慮的事情做起,從人民迫切的要求干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多謀群眾之利益,因為“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丑”(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