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曾鵬、陳芬: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2年11月29日14:51   來源:廣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強調的是共同、協調、公平、高效、多維的發展。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對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控制人口總量、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進而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意義重大。筆者認為,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應著重把握以下方面。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升廣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必須立足廣西的實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由原來的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由原來的外延式向內涵式轉型﹔走循環發展路子,著力構建各產業的循環發展模式。在產業發展的層面,建設以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節水農業為主體的農業生態系統,推行生態農業模式﹔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型工業。依據生態工業模式,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推行清潔生產,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產生量﹔生態先行,打造循環型服務產業。以循環經濟理念指導旅游產業的開發與管理,把生態保護、生態文化等融入旅游業的各個環節。根據旅游區的生態環境容量,合理開發和利用旅游資源,堅持旅游開發、生態保護和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著力建設和提升旅游區和景點的生態品位。

  加強生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協調好資源、生態、環境三者的關系,是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結合廣西區域內部經濟基礎與區域間的資源環境特點,將國土服務功能詳細劃分為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宜耕農業區、經濟產業園區和城鄉居民生活區等五類,進行合理的空間資源配置與經濟產業布局。推進上下游產業集中建設,努力實現物流運輸、能源利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一體共享和資源循環利用。抓好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加強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治理,著力解決重點流域水污染、礦區環境污染、城市大氣污染、農村面源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

  以人為本,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把改善民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解決好安全居住、增收致富、社會保障、就業創業、公共服務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健全統籌城鄉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和維權保障體系,努力創造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自主創業的環境和機制,促進城鄉群眾就業增收、創業致富﹔切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障、基本醫療保障和生活困難群眾人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標﹔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努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教育發展的成果。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廣西師范大學)

(責編:原娟、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