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簡評《走向文化哲學》
張曉校
2012年11月29日11:36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走向文化哲學》一書由胡長栓博士撰寫、為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增補項目。全書主體部分由上、中、下三篇12章構成,側重研討了文化哲學的界分定位、哲學史前提、生存論基礎及文化哲學研究中內在的悖論性思維等哲學、文化哲學領域內前沿性學術命題,並對懷疑文化做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

該專著的上篇並未像常見的、一般性的關於文化學、文化哲學研究專著那樣,簡單地就文化、哲學等眾說紛紜的概念及其解讀進行羅列、列舉,而是直接從歷史視角切入,明確了文化哲學的所指及其內涵,區分了文化哲學的三個層次,即以文化為研究對象的關於文化的科學,對文化的基本概念、模式、結構和體系進行反思的關於文化學的元理論,作為一種方法論、思維方式和哲學觀的文化哲學,並確証了作為哲學的文化哲學是哲學相對於科學哲學的一種當代形態,從哲學的發展史角度,論証了哲學轉向文化哲學是近代科學(理性)哲學發展的必然結果。中篇則主要以人的本質為基礎,通過在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研究“自由自覺的活動”和“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人的本質,對文化哲學研究中的幾種悖論性思維及其歷史歸宿進行了生存論的化解,主要包括文化進化論和文化相對論、科學主義文化和人文主義文化、文化的價值認同和消解、人類中心論和非人類中心論等悖論,並提出了將文化納入到人學視閾內予以深入考察等觀點。該專著下篇側重研究懷疑文化,這也是本書最具獨創性的研究,亦可視為本專著突出的閃光點。作者從哲學基本問題的重新詮釋入手,指認了懷疑論在哲學基本問題中的存在,說明了懷疑論既不同於唯物主義、也不同唯心主義,既不同於可知論、也異於不可知論,而是一種獨立的人類生存觀念的本質,是人類一種基本精神,所表達的是存在於人類精神活動各個領域的精神狀態。

《走向文化哲學》一書與其他相關著作不同,主要在於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研究:一是對於文化哲學本身及其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文化哲學作為哲學的一種當代形態,是近代以來科學哲學發展的邏輯必然,是當代人類本質的外觀,是與當代人類存在相統一的思維方式、方法論和哲學觀念。二是關於人的本質問題,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揭示了關於“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和“自由的自覺的活動”兩種人的本質觀的辯証關系,認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決定了人的現實本質,是認識論意義上的人的本質觀,而“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決定了人的理想本質,是本體論意義上的人的本質觀,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的現實本質和理想本質的矛盾運動。能夠作為整個馬克思主義阿基米德支點的隻能是人“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的本質。三是在懷疑文化的初步研究中,一方面從哲學的基本問題出發,揭示了懷疑論不同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獨特存在;另一方面,通過揭示古代懷疑論作為一種形上生存觀的本質,提出了懷疑論研究必須超越認識論的視野,走向生存論研究的新視野,進而實現從認識論到生存論視野的轉換。

原載於《光明日報》2009年12月28日理論版

(責編:趙晶、秦華)

相關專題
· 胡長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