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重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兩個維度
胡長栓
2012年11月26日16:0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摘要: 回顧目前我國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與時俱進和更多創新不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照著講的多,想著說的少”、“淺層大眾化的研究者多,深層有思想的研究者少”、“理論走向生活的多,生活上升為理論的少”、“理論宣傳層面的成果多,學術研究層面的成果少”、“人們熟知的常識理論多,不熟悉的創新理論少”等問題。與此相適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論發展,則主要表現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的形式、途徑和方法等的翻新,關於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自身發展的研究則明顯不夠。然而,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自身的理論發展,沒有超越常識的創新內容,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教育,無論形式、途徑和方法怎麼翻新,也很難真正滿足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要求。

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這個命題,至少包含著兩個重要維度,即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和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維度,是馬克思主義實踐本質的反映,表達著馬克思主義對於掌握群眾的要求。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就是馬克思主義通過不斷把自己塵世化,來掌握群眾,為群眾所接受並運用的群眾化。這裡一方面是用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群眾,讓群眾理解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另一方面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群眾,讓群眾懂得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確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

“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在此,實現話語范式從學術向生活的轉換、用群眾聽得懂的群眾性話語把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講明白是關鍵,實質是理論揭開神秘面紗,拋卻艱深晦澀的學院語言,走下神壇,走向大眾,走向日常生活,把自己生動化和通俗化。這是理論掌握群眾的過程。

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維度,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映,表達著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發展的要求。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首先是以一種反思的精神,從寬廣的歷史視野出發客觀分析人們的現實實踐,特別是分析現實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其所具有的歷史意義,因為問題往往孕育著理論致思的方向,成為理論發展的動力。其次是通過具體的抽象,堅持與時俱進,把現實中具有歷史合理性和代表歷史發展方向的實踐上升為理論,揭示現實實踐的本質及其歷史必然性,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這是群眾創造理論的體現。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內容創新,其基本要求是“想著說”,而不是“照著講”,是要給人類提供新知識、創造新理論,而不是摘摘抄抄給人們重復到處可見的舊觀念,是對人們現實實踐的反思和總結,而不是對已有理論照本宣科地復制和剪貼。

在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中,人們更多只是自覺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維度,而忽略了大眾化的馬克思主義維度,更多只是注意到了理論掌握群眾的要求,而忽略了大眾實踐發展理論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創新研究不單要把握走向群眾的實踐維度,更要把握走向創新的理論維度,因為不僅要滿足理論實現其實踐價值的要求,更要滿足實踐創造理論的價值要求。

原載於《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08月03日

(責編:趙晶、秦華)

相關專題
· 胡長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