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以物為本”、“以資為本”和“以人為本”三個主要階段,形成了“物本”、“資本”和“人本”三種最基本的社會存在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經歷了政治革命、經濟建設和科學發展三大主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三大重要理論成果。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反映著我國社會新階段主要矛盾的新特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新主題和人們對於全面發展的新需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關鍵詞: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理論的發展總是反映並決定於社會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以物為本”、“以資為本”和“以人為本”三個主要階段,形成了“物本”、“資本”和“人本”三種最基本的社會存在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總體狀況的反映,也決定於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總體狀況。馬克思認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於社會主要矛盾不同,就產生了具有明顯階段性特征的不同需要,即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革命的需要”、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建設的需要”和今天科學發展時期“發展的需要”,結合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需要,就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不同階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反映著我國社會發展新階段的主要矛盾和需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一 人類社會發展的三種基本邏輯
任何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有一種最基本的精神,這種精神作為整個社會的靈魂,確証著它所屬的那個社會的人的本質,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深層根據和基本邏輯,它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量和人們最主要的生活追求,滲透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各個方面,遍及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以一種或顯性或隱性的意識形態,牢固地統攝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生產實踐、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的本質的不斷豐富,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三種最基本的社會存在邏輯,即以物為本的“物本邏輯”、以資為本的“資本邏輯”和以人為本的“人本邏輯”。
在馬克思看來,“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1﹞(P78-79)在此,馬克思不僅為我們揭示了人類社會從“生產物質生活”到“創造歷史”的基本發展邏輯,而且也為我們提供了把“人”作為理解人類社會的“本體”的根據。人作為“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的本質,是由人的生命存在和超生命存在共同構成的,人的生命存在也即人的自然性存在,它決定著人們對能夠維持自身生命存在的物質資料的需求,是人們通過創造活動實現自身超生命存在的前提。人的超生命存在也即人的社會性存在,它決定著人們對“生活”與“創造歷史”的需求,是人之所以異於動物而為人的根據。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很長一段時期,直到人們能夠自由實現自身的生命本質,大體上可以認為從人類社會產生到資本主義社會形成前,人們努力所爭取的一切根本上都與維持人類自身的生命存在有關,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都遵循著以物為本的“物本邏輯”。當然,這裡的物不是列寧所講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純粹外在客觀的自然物,而是能夠滿足人的生命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以及能夠生產物質生活資料的物質生產資料。在“物本邏輯”的社會中,人的生命存在從根本上決定著人們的一切活動,具體說來,人們的一切活動最終都只是為了獲得維持自身生命所需要的物,如果從物所包含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來看,則只是為了獲取物所具有的使用價值。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生產從人們“吃喝住穿”的自然需要出發,具體化為對耕有田、居有家、食有魚、飲有酒、出有車的追求,買地、造屋、儲糧、置衣等構成了人們生活幾乎全部的內容和意義。從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看,物本的邏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整個社會的生產緊緊圍繞著人們的消費來進行,人們需要消費什麼,社會就生產什麼,人們需要消費什麼,人們就到集市上去交換什麼,在這裡,“物”作為人們幾乎全部的需求,承載著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力量。雖然這種物本邏輯的社會是落后社會生產力和人單純生命本質的反映,但它本身所具有的有限生產與有限消費特質卻對克服它之后社會的可持續性困難非常有利。
一當人們能夠生產自身,他就再也不會僅僅滿足於生產自身、滿足於對只是能夠維持自身生命的物質生活資料和物質生產資料的需求。這與動物一輩子的活動都只是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命存在不同,動物隻追求維持自身生命所需要的東西,本能是其活動最基本的機制,包括繁洐后代的行為。人也追求與維持自身生命無關的需要,追求能夠確証自身超生命本質的需要,因為對於人的總體性存在來說,生命存在是重要的,沒有生命的首先存在,就沒有人創造自我、創造歷史的可能。而超生命存在是主要的,隻有它才能承受起人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成為人生活的主要內容和根據。關於人的這一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人要活著,但不能只是活著”的簡單道理。這就意味著,隨著人“能夠生活”的滿足,超越作為人類社會最初存在基本精神的“物本邏輯”就成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資本邏輯”的產生就表現為這一自然歷史過程。而這一自然歷史過程是通過人們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和交往的不斷擴大實現的。馬克思曾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限制是資本本身,這就是說,資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現為生產的起點與終點,表現為生產的動機與目的﹔生產只是為資本而生產,而不是相反。”﹝2﹞(P278-279)由此,馬克思不僅為我們揭示了“資本”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真正本質,而且也為我們揭示了“以資為本”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精神與根本閾限。在亞當·斯密看來,資本是“為了生產的目的而積累的資產儲備”,馬克思則揭示出資本的本質在於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索托進一步認為,資本不是積累下來的資產,而是蘊藏在資產中推動新的生產的潛能。這樣,資本的本質就外化為無限性生產的邏輯,隱藏在商品拜物教背后的是人類精神對資本增殖能力的無限欲望和超越商品的使用價值對商品價值的符號化追求。與物本邏輯社會的消費決定生產不同,資本邏輯社會的消費完全取決於生產,無限性的生產為了充分實現自身,不斷通過各種現代傳媒形式制造出人們的無限性消費。這種無限性生產和無限性消費未經反思地作為資本邏輯社會的根據,因其對資本增殖不計成本的追求,又成了資本邏輯社會的否定性根源。具體說來,資本邏輯的社會沒有關於自然有限性的自覺觀念,以犧牲自然、掠奪資源、耗費能源為基礎的無限性生產對資本增殖的純粹追求,帶來了人與自然的尖銳矛盾,自然已開始失去繼續承載人類生存的能力,以各種方式威協著人類的繼續存在,環境污染、資源枯竭、能源危機等都在昭顯著對“資本邏輯”的深層批判,“以人為本”社會發展邏輯的產生就承繼著這一批判的結果。
如果說“資本邏輯”的產生更多地表現為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的話,那麼“人本邏輯”的產生則更多地體現著人類理性的自覺能力。因為與“資本邏輯”以“物本邏輯”的充分滿足為基礎的產生不同,“人本邏輯”的產生並不是“資本邏輯”實現的自然結果,它甚至產生於人們對資本無限增殖能力依然熱切的追求之中。自然因其只是單純的自在性存在,因而自然界的發展在其本質上也隻能是一種無目的單純的自然進化。人則因其不僅是自在的存在,更重要的還是自覺的存在,因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在其本質上就不僅表現為一種自然進化,更重要的表現為一種合目的的歷史發展,也即作為合乎人類理性自覺的發展,通常是人類理性自覺的結果。正是人類理性的這種自覺能力,使人類能夠超越自然意義上單純的感性直觀,不必經歷危機就能自覺到危機並克服危機,不必面對災難就能自覺到災難並避免災難。“以人為本”社會發展邏輯的產生就是人類獨有的理性自覺反思能力的充分體現,它主要源於人們從尚未充分實現的“資本邏輯”中看到的人類未來發展的危機。嚴格說來,“物本邏輯”和“資本邏輯”在一定意義上也都確証著人的本質,但它們更多表達的只是人的自在本質,而缺乏對人的自覺本質的觀照,因而隻能直觀到人的當下存在,不能自覺到人的未來生存,隻能滿足單個人的現實需求,不能解決整個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隻能照顧到有限的狹義的人自身,不能照顧到作為“人的無機的身體”存在的自然界,這個“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於持續不斷地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1﹞(P45)“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邏輯堅持從人“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本質出發,以“物本邏輯”的超越和對“資本邏輯”的反思為基礎,旨在通過解決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個體和類之間的矛盾與斗爭,實現“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實現“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因此,這裡的人不是指歐洲中世紀之后在反對宗教神學中產生的人的自然性、不是指“資本邏輯”中對資本增殖無限追求的人的“非理性”,也不是指我們以往在階級斗爭話語中存在的人的人民性,而是作為類存在物,它包含了“自然性”、“非理性”和“人民性”在內的人這個特殊種類的全部特性,尤其是最能確証人之異於一般存在的“理性”。這就意味著,“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邏輯必然有助於克服以往社會發展片面的弊端,實現人類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二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是一個伴隨著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歷史任務的發展過程。結合近代中國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實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階段、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建設階段和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階段,分別形成了以政治革命為主題的毛澤東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主題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重要理論成果。
革命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史上最基本的主題,是近代中國社會最主要矛盾的突出反映。1840年以后,隨著各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不斷侵略,中國開始逐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由此,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由“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逐步轉變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這些矛盾的斗爭及其尖銳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發展的革命運動。”﹝3﹞(P631)這種革命運動具體說來就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和對內推翻封建地主壓迫的民主革命”。﹝3﹞(P637)近代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取代舊有的矛盾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但在建國后的一段時間內,解決這一矛盾就首先要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即要完成“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新中國的成立就“標志著中國革命由資產階級革命階段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即進入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4﹞(P1)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都表現為對抗的特征,革命不僅是中國近代社會以及建國后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而且也是中國近代以及建國后一段時期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因。結合近代中國社會革命的實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形成了以革命為主要內容的毛澤東思想。從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出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運用於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促進中國革命不斷走向成功,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重要歷史任務。作為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首先是關於革命的理論,是關於階級斗爭和政治革命的理論。
隨著社會主義革命的逐步完成,我國就開始進入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4﹞(P1)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5﹞(P116)但在較長一段時期,由於國內外眾多因素影響,更主要的是由於當時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還缺乏深入認識,對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把握還存在偏差,雖然意識到我國社會的性質、主要矛盾和任務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卻並沒有能夠真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上來。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過去作了系統的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針政策。中心點是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發展生產力為中心,從封閉轉到開放,從固守成規轉到各方面的改革。”﹝5﹞(P269﹞這標志著我們黨和國家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和實踐,重新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在新的社會主義建設階段,一方面,客觀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作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主觀上我們對社會主義社會“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本質的認識也不斷深入,這就決定了:實踐上,我們必須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最根本的任務,把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最突出的主題﹔理論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從革命階段進入到建設階段,從以階級斗爭和政治革命為主要內容的革命理論進入到以經濟建設和生產力發展為中心的建設理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從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創造性地運用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形成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等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十六大以來,我們黨根據我國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反思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實現新發展”,在新的建設實踐中逐步提出並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即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的結果,是總結以往我國社會發展實踐和反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的必然。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產生的思想前提。“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它反映著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認識論的本質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既是對這一思想路線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們堅持這一思想路線的根本方法。辯証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認為世界是運動變化的,“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生成和消逝的。”﹝6﹞(P733)辯証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物質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思維是存在的反映,不能脫離開物質存在本身,“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而“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因此“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1﹞(P55-56)實踐既是人類認識產生的基礎,也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動力,還是檢驗人類認識的根本標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思想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不斷發展的思想前提。正是因為結合中國革命實際,堅持實事求是,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本本主義,我們才在革命中克服了各種左右傾錯誤,指導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形成了經過中國革命實踐檢驗以政治革命為主題的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也正是因為從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現實出發,堅持解放思想,確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們才破除“兩個凡是”的教條主義錯誤,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從而最充分實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再次形成了經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檢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建設成就為基礎,結合我國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總結社會繼續發展面臨的問題,我們堅持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的精神,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戰略,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思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是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的結果,也是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思想路線的要求。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的階段性特征,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產生的客觀基礎。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雖然我國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沒有根本改變,但社會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扎實貫徹,同時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深化﹔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佔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7﹞這些新的階段性特征要求我們必須正確面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現實,即以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作為我國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出現的新特點,結合人們生活需要發生的新變化,即由以往隻重視物質需要的滿足轉向對精神文化需要不斷提出更高要求,我們必須突破以往隻注重經濟效率、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社會效益、忽視區域平衡、忽視人與自然關系、忽視人類長遠利益、忽視人類自身精神需求的發展觀念,確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念,即確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三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7﹞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從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反映著我國社會新階段主要矛盾的新特征。近代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發展是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變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主要矛盾發展變化的不同歷史時期,就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壓倒一切,乃是所有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涉及民族存亡、生死攸關的矛盾。毛澤東思想作為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反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要階段。隨著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逐步完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由於缺少現代化的生產力發展過程,更由於近代以來長期遭受國外的殖民掠奪和長達幾十年戰爭的不間斷破壞,造成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極端落后,物質生產和生活資料極端匱乏,新中國成立后,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首要問題是溫飽問題,也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因此,“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尤其是人民的物質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成為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最主要矛盾。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反映,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個重要階段。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不但解決了我國十幾億人民的溫飽問題,而且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一方面因為與我國人民經濟生活的迅速發展相比,我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發展相對緩慢,另一方面也因為人們在經濟生活得到滿足以后,通常都會表現出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趨旺盛。所以,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雖然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沒有變,但也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新的階段性特征,即由對物質需要的強烈追求轉向對精神文化需要的更多渴望。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根本上來說,體現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的階段性特征,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發展的主題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反映著我國社會新階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新主題。到目前為止,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中,我國社會經歷了革命、建設和發展三大階段,分別形成了以政治革命為主題的毛澤東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三大重要理論成果。如所周知,毛澤東思想主要是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並成功指導了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因此,以階級斗爭為特征的政治革命構成了毛澤東思想最根本的主題,對立和斗爭則構成了毛澤東思想最基本的思維。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則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並成功指導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構成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突出主題,認為社會主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發展生產力則主要是通過不斷擴大的改革開放來實現的,因此,改革開放也構成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另一突出主題,而統一與合作是其最主要的思維。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8﹞(P849)它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其中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這裡的發展絕不只是指經濟增長,而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8﹞(P396)這裡的發展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發展。“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共同構成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主題,而和諧思維則成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思維。從政治革命到經濟建設再到人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經歷了三大主題,人的發展是以政治革命和經濟建設為基礎,是政治革命和經濟建設的邏輯結論,同時,人的發展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當代的最新主題,不但包含而且超越了單純的政治革命和經濟建設,是以社會全面進步和人全面發展為主題的發展,從而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入到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從我國人們的需要變化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反映著我國社會新階段人們對於發展的新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需要不僅是人的一種“天然必然性”,而且也是人的一種“內在的必然性”,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是人的需要的基本結構。其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也是產生和滿足其他需要的前提,因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1﹞(P67)生存需要確証著人的生命存在,表達著人的自然本質。享受需要是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人類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並且在人類的生產達到這樣的高度時,即“能夠不僅生產生活必需品,而且生產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為少數人生產。”享受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因為“人不僅為生存而斗爭,而且為享受,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爭。”﹝9﹞(P163)享受需要是一種追求舒適生活和安逸生存方式的需要,與生存需要一樣是人類自然性的表達,是人的一種“天然必然性”。與人的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不同,人的發展需要是“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現”,“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消失了﹔這是因為一種歷史形成的需要代替了自然的需要。”﹝10﹞(P287)人類的“內在的必然性”代替了“天然必然性”。發展需要是人類更高級的需要,以人類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的滿足為前提,是人類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得到滿足的必然結果,它確証著人的超生命存在,表達著人的社會本質。“到了這個階段,從動物界來的范疇就不再適用了。”﹝9﹞(P163)具體到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的過程,政治革命和經濟建設都是為了爭取實現和滿足人的生存需要,因為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政治解放是其他一切解放的前提,如果沒有政治上的獨立,沒有擺脫殖民主義與封建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就不可能有經濟的解放和生產力的發展,更不可能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現”。正是因為我們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我們才得以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從而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等生存問題﹔也正是因為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我們的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才得以基本滿足,並產生了發展需要,從而使我國人們的需要進入到一個新階段。人的發展需要是與生存需要和享受需要具有不同性質的需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反映著我國人們對社會全面進步和人全面發展的新需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人民日報》2007年10月25日。
﹝8﹞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