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實踐理念的人學還原
胡長栓
2012年11月26日15:5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摘要: 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對實踐的理解直接關涉著人類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傳統的實踐理念是近代科學主義邏輯運演的結果,它消解了實踐的人學內涵,客觀化、實証化、經驗化的實踐理念和實踐形式最終釀成了現代人的生存危機。人學實踐觀則是展現人的本質與需要和實現人的本質與需要的統一,而其基本的形式則可分為生存性實踐和佔有性實踐。

關鍵詞: 實踐﹔人學

實踐本質上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對其理解如何直接關涉著人類自身的存在與發展,正因為如此,在人類發展史上,實踐理念和“斯芬克斯之謎”所揭示的問題一樣,始終處在人類認識視野的顯耀位置。在人類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實踐理念的理解也大相徑庭、結論殊異。當代實踐理念是近代科學與人文嚴重分裂與對立的科學主義實踐理念邏輯運演的結果,這種傳統實踐理念的科學主義情結使近代以來、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人類實踐最無情地摧殘著人類自身,使人類處在歷史空前的實踐災難與危機之中,這樣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就最殘酷地剝奪了人的存在,實踐作為人的本質卻喪失了人的真正本質。在這世紀之交、千年輪回的解構大潮中,對傳統實踐理念的解構理所當然也就應該成為人類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理論觀照,在對傳統實踐理念的解構中實現實踐本質的人學還原,建構人學的實踐理念,使實踐成為真正的人的存在方式。

一、實踐理念的歷史嬗變

實踐本質上作為人的存在方式,人們對它的理解是與人自身的發展完全一致的。最初,人處於一種自在的未分化的本體狀態,人與非人、個體與類、自我與對象等都處於原始的統一當中,甚至非人佔有著人,群體掌握著個體,對象統治著自我,人和非人一樣是完全自然地存在著,並沒有把自身從自然的存在中高揚出來,當然,科學與人文精神也是原始的熔鑄在一起,具體的表現就是哲學、宗教、藝術、數學、物理、化學等的渾然一體﹔人類生存方式上的群體生活方式﹔文化形態上的群體性文化以及生產方式上自然的農業生產。這一時期的實踐理念正是人自在的未分化的本體狀態的反映。在亞裡士多德看來,實踐本身就是實踐的目的,因而他把實踐規定為本身就是目的的生活實踐,生活實踐化的實踐觀正體現著生產與生活的統一,體現著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與人自身的高度統一,實踐的追求是人而不是人之外的任何存在,這也就是說,實踐首先是為人的實踐。然而,未經充分分化的本體難以真正實現人的自我本體,當然,這種人的未分化的本體實踐觀,雖然與人的本體存在完全一致,但是卻不能達到實踐的真正內涵,它對人本質的追求充滿激情而又蒼白無力,最終隨著人的本體的分化,這種實踐觀也就無疾而終。近代傳統的實踐理念是隨著人的本體的分化以及在此基礎上近代科學與人文的分裂而產生的。經過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和十七、十八世紀的資產階級思想啟蒙,人開始從自然的存在中分離出來,主體性確立了自身相對於自然存在的優先性,科學也隨著人的主體性高揚而獲得了空前的生存論意義,以其獨一無二的地位成為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強大武器。首先認識到科學技術和實驗對人類生存重大價值的是培根,他以“知識就是力量”的科學精神,強調科學在人類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為人類改造自然界提供了銳利無比的工具。在這科學與人文分裂的第一次較量中,人文精神取得了絕對的弱勢,而科學精神則徹底佔了上風,由此人的本體分化后的實踐理念完全處於科學精神的籠罩之中。在德國古典哲學中,實踐理念開始遠離人的自身存在,獲得了客觀的特質,人們只是從客體的和直觀的方面去理解,強調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外向性,而完全忽略了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內向性即實踐的自身目的性。實踐理念拋棄了古老的人本內含而為生產勞動所取代。康德強調實踐的目的是探求和實現人的意志自由所需要的東西,確定了實踐客體化的方向。費希特第一次把實踐確定為以物質為對象的生產勞動,突出實踐對人自身之外自然界的改造功能,從而使實踐理念成為改造自然界的純粹工具,失去了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生存論意義。黑格爾關於實踐理念是“實現善的沖力,亦即意志或觀念的實踐活動”,盡管意識到了實踐的人本本質和實踐的主體性,提出“人的真正存在是他的行為”[1],但在科學與理性高揚的歷史條件下,沒有也不可能實現實踐的人本還原。他所主倡的仍然是實踐對現存外在世界規定的否定,對外部現實性的要求,並提出了勞動的概念。在德國古典哲學關於實踐理念的認識中,盡管有康德和費爾巴哈注意到了實踐的倫理意義,但這都並沒有能夠克服近代傳統實踐理念的外在功利性。正是這種片面外在功利化的實踐理念使人的活動脫離了人本身,把物質的生產從人的生活世界中提升出來並超越人的生活世界,隻追求外在世界的改變不追求人的自身生活,隻追求實踐的科學不追求實踐的人文,人在人的存在方式中被徹底消解,體現在人的生活方式的個體化、文化形態的主體化和生產方式的工業化。這種實踐理念在一些方面尤其是物質方面確實極大地實現了人的本質,但在更多方面卻極大地否定著人的本質。當代社會的生態問題、資源問題、糧食質量問題和環境問題等的出現與惡化無不與傳統實踐理念有著極大的緣源,然而,最終的問題是人的生存問題。

二、實踐理念的人學還原

傳統實踐理念是人的本體分化后,科學與人文分裂對立的產物,它體現的是科學主義的實踐理念,具有深厚濃重的科學主義情結。伴隨著科學主義精神的日暮途窮與人文精神的高揚,是人由本體的分化向本體統一的復歸,這正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辯証精神的體現。科學走下了神聖萬能的聖壇,人文也開始從邊緣走向中心,恢復昔日的霞光異彩,和科學一道成為人的本體存在。康德關於“自在之物”世界與“現象世界”的劃分使人的本體分裂突現出來,在此基礎上黑格爾、費希特都企圖實現人的這種本體分裂的統一,但因為沒有發現實踐在主體和客體、自我和對象、本質和現象取得統一中的獨特意義,黑格爾隻好用“絕對精神”這樣一個抽象先驗的觀念來還原客體和對象,費希特也只是用“自我”的獨特性來統一客體,這樣無論是黑格爾還是費希特都因為沒有意識到實踐的人學本質而不能真正實現人的本體分裂的統一。盡管費爾巴哈把視點轉移到了人,但是人在費爾巴哈那裡也不過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與動物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的存在,同時也“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因而費爾巴哈的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2]的實踐,結果恢復的仍然是人的片面本體即人的自然本體。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真正發現了實踐的人學本質,從而找到了主體與客體、自我與對象、現象與本質統一的現實路徑,把實踐看成人的真正存在,認為“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也就怎樣。因此,他們是什麼樣的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麼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3]這裡的生產實際上正是人的存在方式,不能單純地被理解為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物質需要而進行的物質生產實踐,因為“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4]由此,馬克思在實現實踐本質的人學還原道路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樣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權威,當然實踐的觀點也就成為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通常也把馬克思主義稱作為實踐唯物主義。

實踐理念的人學內涵是根基於實踐作為人的存在方式這一實踐本質基礎之上的,因而要實現實踐本質的人學還原,首先就必須從人的本質出發。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 海德格爾認為“此在的‘本質’在於它的生存。所以,可以在這個存在者身上清理出來的各種性質都不是‘看上去’如此這般的現成‘屬性’,而是對它說來總是去存在的種種可能方式,並且僅此而已。”[6]兩位富於睿智的思想家盡管在表達的方式上不同,但都敏銳而深刻地說明了人的本質,這種本質就是實踐,反過來實踐的本質就是人的存在,這兩者就是這樣互相詮釋的。由是我們可以發現實踐理念的人學內涵,也是實踐理念的精要,如果沒有了這一內涵,那麼實踐就會失去作為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質,即實踐的意義就是實踐本身,或者說實踐的意義就在於實踐這一存在中,並不必然要具有外在的或內在的功利性。人是實踐的人,實踐是人的實踐,實踐除了為人這一本質功能外,外在或內在的功利性,隻能被看作是實踐並非必然的結果。我們用后現代主義哲學家RŸ羅蒂的話也許能更加清楚地說明這一點。他在《后哲學文化》中指出“人類活動的目的不是休息,而是更豐富、更好的人類活動。我們應該認為,所謂人類的進步就是使人類有可能做更多有趣的事,變成更加有趣的人,而不是走向一個仿佛事先已為我們准備好的地方。”[7]從實踐的這一人學本質出發,我們才有可能理解為什麼並非人的所有行為都必然有其物質性的結果,也才有可能理解人的許多“毫無意義”的行為,馬克思關於在共產主義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與享受的天才發現才有其現實的人性基礎。這正如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一樣,既然我們不能追尋運動在物質之外的功利性,不能把何種運動看作是本質的運動而否定其他形式的運動,自然,我們也不能追尋實踐作為人存在方式之外的功利,也不能因為體系的要求隻把具有物質功利性的特種實踐形式看作實踐。運動不在運動之外,形式與內容是完全統一的,同樣,實踐也不在實踐之外。到此人學的實踐理念就可以解構傳統實踐理念的外在功利性與純粹客觀性,解構傳統實踐理念所謂改造和征服客觀物質世界的功能,解構傳統實踐理念隻在認識論領域存在而不能上升為本體的人的缺失狀態,確定自身的內涵。

人學實踐觀應該是展現人的全面本質與需要和實現人的全面本質與需要的統一,是人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統一,是自我和非我的統一,是科學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是人的本體經過主觀和客觀的分裂與對立后重新統一的存在方式的確証。其總的特征就是實踐作為人的本體存在方式就在實踐之中,實踐之外沒有實踐。在展現與實現人的全面本質與需要的本體存在中,展現則是實踐最本源、最重要的內含,實現應該是以展現為前提的。因為人通過實踐正是為了把自己的各方面本質展現出來從而獲得生存,展現本質就是人的生存與發展過程,展現本質就是人的實踐過程。“在我個人的活動中,我直接証實和實現了我的真正的本質,即我的人的本質”[8],故而可以說沒有實踐就沒有人的本質的展現,當然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沒有人的生存。傳統的實踐觀所謂有目的地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理解隻強調實踐的客觀效果,恰恰忽略了最根本的實踐過程本身,是實踐的頭腳倒置,理解的是人的本質的實現而不是人的本質的展現。因而只是認識論領域的實踐觀還無法進入到本體論領域,而人的本質的展現是實現的基礎,並且貫穿於人的本質的實現全過程,展現發自於內,而實現來自於外,因而傳統的實踐觀隻不過是沒有本體的實踐觀的片面。最終導致的是人的存在方式消解人自身的存在。

三、實踐形式的人學理解

傳統實踐形式的理解是對傳統實踐觀的進一步詮釋,由於傳統實踐觀的片面性,傳統實踐形式的理解自然也不是全部的,不能全面地說明人學實踐觀。具體說來,表現為經驗對超驗的消解﹔客觀性對主觀性的消解﹔物質對精神的消解﹔現實對本質的消解。因而為了進一步深入理解人學的實踐觀,我們就有必要對實踐的形式進行再認識。

弗洛姆把人的生存方式按照佔有還是生存劃分為兩種,即重佔有的生存方式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在重佔有的生存方式中,與世界的關系是據為己有和佔有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我要把所有的人和物,其中包括自己都變為我的佔有物。”[9]在重生存的方式中,“人不佔有什麼,也不希求去佔有什麼,他心中充滿歡樂和創造性地去發揮自己的能力以及與世界融為一體。”[10]在此我們也把人學實踐劃分為佔有性實踐和生存性實踐兩種基本形式,其中前者又包含物質佔有性的實踐和精神佔有性的實踐,而后者又包含娛樂性的自覺實踐和生存性的自在實踐。

佔有性實踐和生存性實踐這兩大基本實踐形式表征著人的科學和人文的本體存在,構成了人的生活世界的全部圖景。所謂佔有性實踐就是指人類具有明確而堅定的外在或內在、物質或精神功利性的活動,主要表現為對外在客觀物質世界規定和內在主觀精神世界存在狀態的探索和改造,採取的方式就是直接的否定,工具是科學與理性,從而使客觀的物質世界和主觀精神世界變成合目的性的存在,這是一個自然的人化過程。其中物質佔有性實踐主要是以客觀物質世界為活動對象,旨在探索和改造客觀物質世界,使其人化的過程。傳統實踐形式劃分中的生產實踐,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和科學實驗等所謂實踐的基本形式都屬於這一實踐形式。而精神佔有性實踐主要是以主觀精神世界為客體,旨在探索和改造主觀精神世界的人類活動,這是一個人的人化過程,它包括了傳統實踐形式中的藝術實踐、教育實踐、文學實踐等。傳統的實踐觀基本上是一種佔有性實踐,確証的是人的科學本體。

所謂生存性實踐就是指人類沒有對內的主觀精神世界和對外的客觀物質世界否定的功利性,人的生存所必然伴隨的人的自在性活動。“人的需要最基本的、最強烈的、最明顯的一種,就是對生存的需求。”[11]生存性實踐的意義就在實踐本身,它是人的人文本體的存在,確証著人的生命、情感、意志和自由,與佔有性實踐相比它的意義不在客觀的結果而在過程本身,並且實踐本身不追求對象的變化,是更加純粹的人的存在,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實現,在弗羅伊德看來,是人潛意識的實現。其中娛樂性的自覺實踐是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在這種行為中,人的自我實現的本質、尊重的本質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現。當然在娛樂性的自覺實踐中也會伴隨著人的佔有性本質的實現,但佔有並非這一實踐的真正追求,而生存或存在著才是其根本,諸如旅游、觀光、聚會、游戲等都是娛樂性自覺實踐的具體形態。而生存性的自在實踐則是人的生存中處於無意識狀態或者在進行其他實踐行為時所發生的與其他實踐行為沒有任何聯系的行為,它與其它實踐一樣,同樣是人的本質的展現,是人的存在方式,而又不能歸屬於其他實踐,它與娛樂性的自覺實踐相比,意義更不在本身之外。如工作或學習時伴隨著思考等在無意識中所發生的行為,它是人的最原始的本質的展現,是最沒有“意義”而又同其他實踐形式一樣重要的實踐形式。

佔有性實踐與生存性實踐並存於人的存在並在確証人的存在中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佔有性實踐同時也往往具有生存性實踐的意義,而生存性實踐卻與佔有性實踐從根本上區別開來。同時佔有性實踐也不斷地向生存性實踐轉變,“隨著經驗的固定,這一過程就使具有意識的行動不斷地成為自發的意識的活動。正是由此使開始時的意識逐漸轉化為一種不再是意識的東西,成為日常社會實踐的組成部分”[12],這就是人的日常生活不斷從自覺走向自在的過程,也是人的本質不斷從實現走向展現的過程。

以人學實踐觀解構傳統實踐觀,正確理解人的存在即實踐根本上是人的本質的展現而非實現,這才能消解傳統實踐觀在實現人的本質過程中所造成的主體與客體、自我與對象的分裂與對立,才能消解傳統實踐觀重佔有輕生存的片面,才能消解高舉人學大旗而對人最徹底的驅逐,使實踐真正成為人的實踐。

參考文獻

[1]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213.

[2][5]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18.

[3]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4]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8.

[6]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三聯書店,1987.52-53.

[7] 羅蒂.后哲學文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84-85.

[8]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

[9][10] 弗洛姆.佔有還是生存[M].北京:三聯書店,1988.29,23.

[11] 戈布爾.第三次思潮:馬斯洛心理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40.

[12] 喬治Ÿ盧卡契.審美特性(第1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56.

原載於《甘肅社會科學》2002.5.P66-88

(責編:趙晶、秦華)

相關專題
· 胡長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