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具體體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十八大”報告對未來五年構建更加完善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體系,明確了任務,理清了思路,體現了我們黨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信心和決心。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對照陝西省情,我們有基礎和能力實現這一目標。
十八大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從十六大報告“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到十七大報告“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再到“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這種表述變化反映了我們黨在促進就業的實踐中認識的不斷升華。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新時期就業工作管理創新要順應人們就業態度和觀念的變化,大力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第三產業和中小型企業,發展家庭服務業帶動就業﹔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金融、稅收扶持政策,鼓勵勞動者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加快形成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為勞動者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
十八大提出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保障是和諧之基。科學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基礎,也是社會管理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快社會保障領域的創新步伐,亮點紛呈,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新時期社會保障工作管理創新要堅持城鄉統籌的理念,更加注重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和制度實施的實效性,充分體現社會公平﹔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社保基金“五保合一”的統一征繳機制,逐步實現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無障礙﹔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把擴面重點放在農村和城市就業市場的弱勢群體,盡早實現城鄉人群全覆蓋﹔構建多元化的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渠道,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持續提高城鄉居民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標准。
十八大提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人才戰略是強國之路。人才,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骨干力量,也是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承擔者。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新時期人才工作管理創新要以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的選拔培養、管理服務和激勵保障機制,擴大人才隊伍規模,提高人才創新能力﹔加快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建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來陝工作創業。
十八大提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依賴於社會管理創新,推進政府制定改變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共政策,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功能。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實現收入翻番,就是要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新時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應以“提低、控高、擴中”為主線,完善公務員工資正常調整機制,發揮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激勵導向作用,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大幅度提高全省職工收入水平﹔採取財稅支持政策提高低收入職工特別是基層一線職工的工資水平,提高企業最低工資標准和失業金標准,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對壟斷行業實行工資總額、工資水平雙重調控,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工資指導線和工資支付保障規定。
十八大提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是觀測社會矛盾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勞動關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為原則。新時期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應著力於健全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廣泛建立基層勞動關系調解組織﹔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工時、休息休假制度,規范各類勞動標准﹔推進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專業化建設,加快形成覆蓋城鄉的勞動用工監控網,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