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黃順江: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

2012年11月21日09: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與傳統城鎮化模式相比,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全面協調。城鎮化不再以經濟增長為唯一目標,而是圍繞人的多方面需求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同時,著眼於長遠和大局,重視統籌各個地區、各個行業、各個群體之間,尤其是城鎮與鄉村之間的協調發展,強調發展的綜合平衡和可持續性。二是集約高效。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相對緊缺,生態環境脆弱。城鎮化必須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和資源,強調集約高效,不僅重視經濟效益,而且重視社會和生態效益,實現人、城鎮和環境協調發展。三是人文活力。城鎮是人的城鎮,應承載人文精神和價值內涵,體現文化和個性。四是公平共享。城鎮化的目的是建設和諧宜居的現代城鎮,使農村轉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鎮,促進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廣大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這是推進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的動力基礎。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培育創新發展機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行政決策過程過於簡單、不夠科學,是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性,一方面,應建立重大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廣泛聽取專家學者和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提升決策質量﹔另一方面,應完善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全面、綜合、客觀地考察干部政績,促使行政決策更加務實和理性。

  實施再城鎮化戰略。所謂再城鎮化,就是對已城鎮化地區進行以質量提升為目標的二次城鎮化。首先,通過產業和空間結構調整,突出城鎮優勢功能,增強城鎮的活力和產業競爭力,大幅度提升經濟效益和產出水平。其次,通過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城鎮綜合功能,培育宜居、宜業、宜商的優良環境,建設幸福城市。再次,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步伐,推進農民工市民化,使其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最后,加強大城市行政區范圍內的城鄉統籌和協調發展,穩步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對城鎮邊緣或破敗區域進行更新改造,以提升功能、恢復活力。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使廣大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促進城市群發展壯大。發展城市群是實現城鎮化集約發展的重要途徑。應借鑒日本、韓國等城市圈發展的經驗,加快城市群建設,使城市群在我國城市體系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提升。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在東部地區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條件的地區培育壯大若干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優化人口和經濟的空間布局,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效益。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是公平共享的城鎮化。應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

 

(責編:萬鵬、高巍)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