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國今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我國隻有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才能真正實現科學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破除體制障礙
制約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性原因究竟是什麼?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化改革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就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入新世紀后又進一步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十幾年過去了,經濟發展方式至今沒有根本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究竟難在哪裡?難在體制機制。支撐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有一系列體制機制,如在現行的財稅體制下,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不匹配,逼迫地方政府不得不進行大力度投資、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否則就難以增加稅收﹔還有當下的政府考核體制,雖增加了民生指標和資源環境指標,但總體上仍具有明顯的GDP導向,經濟增長快的地方總能獲得較多的發展機會﹔我國目前的資源型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還不夠合理,還難以真實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和環境代價,那些高消耗的企業仍能承受較低的資源成本,傳統經濟增長方式還有存活的空間。可見,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根源在於原有的體制機制,沒有體制機制的根本性改變就難以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向:質量效益至上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到底轉向哪裡?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發展的立足點轉到質量和效益上來。這為轉變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即經濟增長要摒棄“速度至上”思想,樹立“質量和效益優先”觀念。
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保持了30多年的持續快速增長,GDP年均增長超過9%,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增長奇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縱觀過去10年,中國經濟也保持了年均增長10.2%的高水平,而同期全球經濟增長率也不過是3.3%左右。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更多表現為增長層面上的變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並不高。雖然快速增長提升了GDP,但無法創造高利潤﹔雖然吸收了大量的就業人口,但無法大幅度提高勞動者的收入,高速增長帶來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因此,隻有把我國發展扎扎實實轉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來,才能筑牢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動力:實施創新驅動
如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即要使創新成為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實現經濟發展從廉價勞動力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被看成是“增長之謎”,引起國內外極大關注和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推動中國高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生產要素的投入,得益於廉價勞動力的投入,尤其是資本要素的大量投入。中國是一種投入型增長模式。據統計,2001至2010年,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54%左右,在個別年份(2009年)甚至達到95.2%。可見,我國過去的發展過度依靠“人口紅利”、“土地紅利”等要素驅動。我國依靠“人口紅利”和“土地紅利”等要素驅動雖然成功跨越了低收入國家的“貧困陷阱”,但卻無法構筑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優勢地位,因為我們雖然生產了大量產品,但無法創造品牌,大量的企業處在產業鏈的低端。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必須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靠改革創造的“制度紅利”和創新帶來的“技術紅利”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使中國經濟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