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摘下“布标”听真话

李金龙

2018年09月17日09:2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下乡与一扶贫干部交谈,他提及到一个事情:最近村子里在开展脱贫攻坚座谈会,参会的群众很多,热情度也很高,可是当群众看到会场前面横挂的布标时,他们的话就说得少,有的甚至不说话、不说真话。问及原因,该干部解释,因为布标显得太正式了,让群众别扭。

与群众开座谈会,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希望听到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以便及时矫正我们的工作方向,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如果因为悬挂“布标”,而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那就适得其反了。

为了营造隆重、庄严的氛围和突出会议的主题,适当悬挂布标无可厚非。但是布标的悬挂,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要区分会议的种类,要考虑到参会的对象。如果一遇到会议便悬挂布标,甚至只是为了拍照留痕,那就是把悬挂布标形式化了,说到底还是缺乏踏踏实实、紧接地气的工作作风。这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会让群众产生不满,甚至拉远了干群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其实,对于群众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喜闻乐见、舒服自然的工作方式。如果群众不喜欢悬挂布标的工作方法,那就应该及时把布标摘下。摘下布标,摈弃形式主义,能够让群众感知我们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轻松活跃,也更容易打开群众的心扉和话匣子。

基层工作要接地气,要做到以群众为主体。要力戒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忌前呼后拥、摆架子、讲排场。要扭转思想观念,常备“向下”之心和务实之举,把座谈会场、群众会场开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看一看他们的生产生活,问一问他们的困难问题,听一听他们的想法意见。要轻车简从,真正融入群众,与他们同坐一条灰板凳,同吃一锅家常饭,在舒服自在的氛围中聊聊柴米与油盐,在交心谈心的过程中感知群众的冷暖与疾苦。

(责编:张恬恬、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