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心怀敬畏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陈 杰

2018年07月20日11:0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指恭敬有礼,“畏”指心存忧惧。敬畏就是要用“怕”来约束自己,谨言慎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爱”。邓小平同志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论述:“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是对我们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心存敬畏之念的最好诠释。

纵观一些腐败分子的落马轨迹,往往都是在台上大讲要自警自省、廉洁自律、守住底线、守住红线。台下却忘记警醒自己,把思想上的防线、心里头的底线、行为中的红线抛在了脑后,我行我素、胆大妄为,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走上一条不归路。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党员干部一旦失去敬畏之心,“思想防线”就会悄然失守,“精神堤坝”就会逐渐崩溃。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对组织缺乏敬畏,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对群众缺乏敬畏,漠视群众呼声,损害群众利益;对权力缺乏敬畏,以权谋私,权力寻租;对法律缺乏敬畏,徇私枉法;对道德缺乏敬畏,品德败坏、生活腐化;对规律、对历史缺乏敬畏,热衷追求短期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规律、敬畏群众、敬畏历史、敬畏权力、敬畏舆论、敬畏道德、敬畏党纪国法、敬畏责任,不能无所顾忌。

敬畏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心怀敬畏才会有工作热情、工作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只有心怀敬畏才会自觉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而心怀敬畏一定要在前,切莫敬畏在后、悔不当初。更不能像有些人,平时忘乎所以、妄自尊大,等犯了事才“敬畏”,组织查处时才“后悔”,到那时才“敬畏”为时已晚。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作为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心怀敬畏是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党员干部保持一时的敬畏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保持心怀敬畏。领导干部只要心怀敬畏,胸中就有方向, 行为准则就会规范, 就会时刻警醒自己, 谨慎行事,明辨是非。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会不受约束;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只有把“敬畏”二字根植于心间,权力才不会用偏,行为才不会越界,才能真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才能实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责编:张恬恬、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