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不能让方案躺在纸上“呼呼大睡”

刘文晓

2018年05月16日14: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现实生活中,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经常一个答复了之,“再研究研究、完善方案”,这就没了下文,群众意见很大。这种让落实躺在方案上呼呼大睡的现象,并不鲜见。

发展形势所需,群众生活所盼,有些工作不是科学部署、只争朝夕,却在方案完善与方法探索上本末倒置,贻误了时机,让效果打了折扣。有的制定方案“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前不管历年经验,上不问政策要求,后不听群众意见,更谈不上学习外地经验,“稿来稿去”一厢情愿,折腾了自己,脱离了群众,因为水土不服,执行起来漏洞百出、事倍功半。有的推动工作“脚踩西瓜皮”,寻思一出是一出,干到哪里算哪里,责任、内容、节点、路径、目标“五神不定”,就任性地开会发文、调度进展,看似轰轰烈烈、忙忙碌碌,基层干部群众无所适从、徒增负担,自己也是成效、威信“输得干干净净”。

缘何处理不好“方案”与“方法”的辩证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纸面政绩”要比“现场政绩”来得快、来得炫。落实到纸面,横纵对齐、平仄押韵,华丽的辞藻描绘出动人的“理想国”,好似一时让领导满意、让群众心动,谈到后期的落实则另当别论,“以后再说”,定方案的不管抓落实的,甚至定方案的本身就不负责抓落实。这些都是典型的“客里空”。人人都不重视落实,轻视抓工作的方法,更谈不上对标先进学经验从而优化机制、扬长补短,何谈真抓实干?说得天花乱坠、论证严丝合缝的方案能发挥几点作用?

毛主席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领导工作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坐而论道”“空谈误国”,一些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案例之所以走向失败,不能说没有“方案”,有些还是拿着“圣旨”“口谕”指挥打仗,关键在于不能根据实地实际作出调整、革新方法。试想,小猫即便在春天就制定了土里种小鱼的方案,秋天里就一定会收获吗?工作过程中,甚至一开始的方法就错了,再“深”的谋划也是白忙,再“精”的方案也是添乱。所以说,评估方案的科学性,首先要看是否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归根结底要看是否解决真问题,能够实现初衷和目标。

诚然,重视和提倡工作方法的重要性,不是说就可以忽视方案这个环节。很多情况下,尤其是面对一些事关长远、情况复杂的事业,正如打一场攻坚战那样,有个任务目标、推进路径、责任分工等清晰明确的方案,的确能够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兵荒马乱没章法”。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时时处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方案总比现学现卖更为科学和可靠些。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站在泳池边上制定再多的学习计划,不如下水试试,用在实践中学得探求的方法实现能力提升。更何况,有些特定条件下的工作,形势本就急切、群众呼声日益高涨,容不得墨守陈规地在方案制定上“慢吞吞”“栽盆景”,必须马上出招、快速应变。“鬼子都进村了”还围坐着研究“抗敌方案”,因一步落后而招致满盘皆输的战争数不胜数。方案的制定,总而言之是要讲究“时效”的,但终归要落脚到后期实践中逐步完善,需要下大力气落实,从而在新一轮深化和提升中提高工作实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蓝图绘就后,关键是落实。目标上咬定青山、矢志不渝,行动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能开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

(责编:孙爽、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