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群众的事情切莫“搁置”

储旭东

2018年04月17日16: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前不久有村民抱怨,三次上门找镇长反映情况都未能碰面,第四次终于见到了,可镇长没让他落座就说,“我马上还要开会,你的问题我知道了,去找分管副镇长解决吧。”镇长让一名副镇长进门把村民领走了,但问题在副镇长这里依然没有得到解决。(4月17日《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可以说,群众有诉求、有意见是常事。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也确实忙,这点不仅在机关单位内部是公认的,哪怕是在群众口中也多有耳闻,所以通常情况下,群众不会也不愿主动上门“麻烦”领导干部,除非遇到真解决不了的难事、急事。越是在这个时候,就越能看出一名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时下,偏偏就有少数同志不把群众“当回事”,似乎在其眼中,群众的千难万难都跟自己没太大关系,习惯性选择让群众“靠边站”,至于何时能顾上群众“全看心情”,导致群众一等再等、处处碰壁,孰不知等到问题发酵、情绪爆发,更会难以应对。也有个别同志对“找上门”的群众心存畏惧,总是主观认定别人是来“找茬”的,于是要么能躲则躲,眼不见为净,要么能拖则拖,期待问题自我消解,对自身作为的关注不够,却很在意“运气好坏”,只要群众不找来就深感万幸。

搁置群众、无视诉求的行为,从本质上看还是官僚主义作祟,少数同志缺乏对群众的悉心关怀,没能把群众的难处真正放在心上,搁置的终是宗旨意识、无视的还是责任担当。这样的干事劲头、服务质量、履职状态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毫无益处,甚至还会引发更多不必要、莫须有的坏状况,造成干群关系的疏远。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如果连最基本的与群众沟通、解群众难事、应群众诉求都做不好,即便是天天都在会场、案头忙得“团团转”,也未必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许。

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决不能说在口头、停到纸上、流于形式,而是要到实实在在地干事创业、履职尽责中去落实、去担当。“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刻感悟和领会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夯实强劲有力的群众基础,主动把来自群众的意见建议、合理诉求记在心里,以等不得、拖不得的积极姿态干到实处。要放下思想包袱,摈弃错误认知,善于把群众当亲人,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要把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不论高居庙堂,还是身处一线,都要保持好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多到群众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不断加深干群感情,也让更多的问题自源头上得到解决,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让公众信服,这才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应有的样子”。

(责编:孙爽、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