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格私方能致公

陈长亮

2018年04月09日10: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资治通鉴》四十七卷载:“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东汉名臣第五伦奉公尽节,为政有方,言事无所依违,在位以守正清白称。尤为称赞的是,在涉及 “公”与“私”时,第五伦真诚敞开心扉,坦然承认私心,深挖内心之私,做到自警自省,不以私心而废公事。

《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主性恶者荀子认为人之私欲乃天生之自然,是基于生理的客观存在和必然需求。因此,他强调要“以礼养欲”,主张“化性起伪”。《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主性善者孟子则强调“异于禽兽几希”的“四端”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主张通过后天培养以养善性。近代以来,唯物史观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把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人性层面而言,无论主性善者或主性恶者都无法回避“公”与“私”的问题,我们既要从自然属性上正确客观看待人的“私”,更应该从社会属性上培养人的“公”。

“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就社会和国家层面而言,“公”与“私”的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贯穿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哲学和道德命题,公私观不仅影响到个人,也涉及到社会和国家层面。《吕氏春秋》:“昔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肇始于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社会契约论,成为公权和私权关系确立的基础。现代法治社会,无论“三权分立”学说,还是人民主权论,都进一步阐释了私权是公权的基础,私权的发展和让渡而产生了公权,公权则是私权的保障,给私权以行使最大程度的自愿,以构建现代社会内部结构的平衡与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既是打牢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的需要,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需要,更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应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去处理“公”与“私”关系,做到先格私修公心而善其身,再格私养公德而利其群,后格私行公道而治其世。

格私以修公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凡物皆有度,过犹则不及,若私心失去控制,则如脱缰之野马,信马由缰的结果必是人仰马翻。很多贪官恰如柳宗元笔下的蝜蝂,“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最终落了个“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因此,很多人的“公心”不呈现,只是被私心蔽了,须格去私心以修公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从内心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正确处理好物我关系,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断净化心灵,时刻修其“公心”,莫使“公心”惹尘埃,做到不忘初心。

格私以养公德。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梁启超先生认为,于社会而言,私德可引领但不能强求,而公德必须遵循,不可逾越。公德的核心是如何做到“利群”,关系到社会是否能健康地保持现代文明的体制。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养成良好社会公德,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以优秀的人格魅力感召人心、凝聚人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群众中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引导社会向往和追求讲公德、尊公德、守公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格私以行公道。“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其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在历史的高度,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立党为公,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做到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必须正确把握好自己所处的特定角色定位,做对上负责、对下负责的榜样,做公平正义、务实为民的榜样,做敢抓敢管、干净干事的榜样;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记宗旨意识,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责编:孙爽、谢磊)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