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制度安排

2018年03月18日13:39    来源:宁夏日报

原标题: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制度安排

  此次宪法修正案的顺利通过,一方面是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是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法治支撑。大量历史经验和事实证明,我们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成熟做法,就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及时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先进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此次修宪,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庄严地写进了宪法,进一步将创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度化宪法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修正案,深入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应有权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和宪法依据。

  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了制度基础

  事实已经证明,宪法自身具有的重要品格之一,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经过实践检验,从总体上来说,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能够推动事业发展的好宪法。但同时,也要随着时代和形势的逐步发展而不断进行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要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立和提出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和完善,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这样做既十分及时,也非常必要,既能够体现宪法的时代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能够保持宪法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

  此次修宪,坚持了党的领导,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及时适应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不断吸收新的经验、新的成果,把我们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宪法保障,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党的领导、人大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等作出的诸多重大制度安排,其根本目的都是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和社会长治久安。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特别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是此次修宪最重要的成果。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为国家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声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风的集中体现。同时,紧密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符合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发展规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既是党和国家运用制度和机制监督制约权力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弘扬现代法治精神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宪法化法治化进程。从总体看,此次修宪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的里程碑,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推进到全新境界,进一步落实落细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国家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高度重视,彰显了我们党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了制度基础。

  为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经验证明,一部好的宪法,必须要体现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反映党的意志和人民愿望,这样才能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才能为制定法律提供可靠依据,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形成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此次修宪很好地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务实举措,为全面依宪治国提供了坚实基础。此次修宪着眼长远发展,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基本国情对宪法作出的修改完善,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需求、彰显法治价值,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都将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有助于提升和树立宪法自身的权威、不断推动宪法的实施。

  此次修宪着眼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宏伟目标,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这就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更加突出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为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根本法依据。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根本目的在于着眼健全完善党、国家和军队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在宪法上作出相应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此次修宪深深蕴含着我们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提出新目标、化解新矛盾、适应新变化、完成新任务的过程中凝聚的新理念和新共识。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如何回答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系列和平发展问题,宪法修正案都给予了周到而科学的回答。明确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强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些修改的内容,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和为人类贡献中国方案的宽广胸怀,为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为不断推动宪法实施创造了良好契机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宪法发展历史说明,只有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此次修宪在宪法实施方面体现了喜人的新进展、提出了务实的新举措,有力地维护和提升了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将宪法宣誓制度写进宪法,能够将宣誓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承诺具体化公开化,进一步增强了国家工作人员的群众情结以及工作责任感、使命感,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有助于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开展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建立立法与宪法监督职能协调推进的机制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重要的作用。修改宪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宪法尊严,贯彻实施宪法,切实把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宪法的有效实施,是全党意志之所在、人民关切之所在、国家前途之所在、民族未来之所在。只有重视宪法实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有坚实基础,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才有不竭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实施意味着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当前,我们一定要以此次修宪为有利契机,把实施宪法摆到法治中国建设的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树立宪法至上理念,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努力使依宪治国真正成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和核心理念,努力将书面上的宪法规范真正转化为现实中的宪法秩序,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宪法保障。

  作为党校、行政学院,首先要学习好、领会好宪法修正案。同时,要向广大干部大力宣传宪法及宪法修正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增强依法执政本领。作为领导干部而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宪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在工作中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教育引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决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切实担负起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神圣职责,坚定不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法治宁夏建设。(宁夏党校、行政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 执笔:周晓军)

(责编:曹淼、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